返回列表 发新帖

在吹泡泡史上,这些科学家留有姓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1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IP未知
肥皂泡从吹出到破裂,仅存在寥寥几秒。但在历史长河中,却有无数学者沉醉于这转瞬即逝的魅力,试图解答泡泡所带来的问题。
表面张力与长寿泡泡
英国实验物理学家波易斯,设计过一个也许是受众最广的肥皂泡实验。
1889年圣诞节期间,他进行了几次公开演讲,给青少年展示肥皂泡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的:把一个圆环放在肥皂水中一抄,就形成了一层肥皂膜;如果在环中系上一根线(并且其中一段是双线),就会形成三个膜,把双线中的膜捅破,双线包裹的面积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圆形。
这一实验直观地演示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积达到最小的过程,这也是空中的肥皂泡成为球形的原因。
但表面张力对于肥皂泡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可是肥皂泡的“救命稻草”。当肥皂泡的液膜受到扰动而局部变薄时,这部分区域表面张力会变大,并对周围液体产生更大拉力。于是,液体会被自然拉向变薄处,完成自我修复。这种现象名为马拉高尼效应(Marangoni Effect)。
低温气体的研究先驱詹姆斯·杜瓦,以发明了保存液态空气的杜瓦瓶闻名于世。在人生的最后20年,他沉浸于肥皂泡表面张力的研究。
他创造了一个惊人的纪录——通过把泡泡精心保存于特制瓶中,减少与空气杂质的接触,杜瓦将一个泡泡保存了三年。
想必,瓶中的泡泡也在感受着马拉高尼效应的力量。
哪里都有牛顿
不过肥皂泡最让人着迷的,还是那变幻不定的色彩。
阳光下的泡沫,为啥是彩色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自牛顿。
牛顿一生,光辉灿烂,数学、力学、光学、天文,全面开花。而在其光学成就中,有一项名为“牛顿环”的研究成果,可以解释泡泡为什么五彩斑斓。
肥皂膜本身是无色的。阳光在肥皂膜的上下两个表面分别反射,并发生干涉。阳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组成。在膜的某一处,恰好两束反射光中红光相互抵消,这处就呈现蓝绿色;在另一处,红光又可能得到加强。再有,肥皂膜的厚度并不均匀,并随着气流、重力的扰动,膜厚度也一直变化。于是,整个肥皂泡就呈现出了不断变幻的五彩斑斓。水面上漂浮的油膜,镜片或珍珠的表面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老勋爵的问题
当然,牛顿并不是靠吹泡泡发现“牛顿环”的。不过,倒是有不少学者在吹肥皂泡中发现了新天地。
热力学奠基人,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就是其中一位。
开尔文曾说:“如果你吹一个肥皂泡并进行观察,你可以对它进行一生的研究,并从中获得一个又一个物理定律。”1887年,开尔文的侄女特意到乡下去看望这位老爵士。打开大门,眼前的画面是这位大学者在开心地吹着泡泡。
沉迷于肥皂泡的开尔文勋爵,曾提出过一个问题:如果将空间划分成很多个部分,保证接触面积最小,这些部分应该是什么形状?
这个问题被后世称为“开尔文问题”。
在二维平面中,开尔文问题已经被蜜蜂解答了。六角形的蜂巢结构,就是平面上效率最高的堆积方式。当然,蜜蜂们没有什么数学基础,它们这么筑巢,只是为了省点蜂蜡——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
至于三维空间的开尔文问题,老勋爵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截角八面体,它由八个正六边形和六个正方形组成。
开尔文认为,用这种结构填充空间最为高效。这个答案显然受到了肥皂泡的启发。
虽然开尔文对他的这一说法没有给出严谨的证明,但在随后100多年里,大部分人相信出题人的回答就是这一问题的最优解。
超越开尔文——威尔—弗兰气泡
直到1993年,开尔文的泡泡破了。
爱尔兰物理学家丹尼斯·威尔和罗伯特·弗兰提出了一种新设计,超越了开尔文结构。
这种名为“威尔—弗兰气泡”的结构,包含12面体和14面体两种单元。用威尔―弗兰气泡填充空间,可以比开尔文的方法节约0.3%的原料。
值得一提的是,威尔—弗兰气泡正是北京奥运会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因为借鉴了这一模型,大大减少了“水立方”需要的钢材数量,整个建筑主体只用了6700吨钢结构就建成了。
不过,威尔—弗兰气泡是否为“开尔文问题”的最终解,我们现在也不能下定论,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吹着泡泡的科学家们多多加油。
普拉托也有一个问题
和开尔文一样,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托也是一位沉迷吹肥皂泡的大师,他甚至写下了长达450页关于泡泡的专著《仅在于分子作用力下的液体静力学和实验》。
普拉托也在吹泡泡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数学上在给定边界曲线的情况下,如何求出最小曲面。这一问题也被命名为“普拉托问题”。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涉及几何学的很多高深理论。但在生活中,只要你拿个铁丝弯成边界,沾点肥皂水,你吹出的泡泡就是普拉托问题的解。
当然,科学家不会就这么满足,他们渴望来自数学的严谨证明,甚至还把普拉托问题发展到了高维空间。这种寻找“极小曲面”的研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科学家。
2019年,被誉为“数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阿贝尔奖授予了美国数学家卡伦·乌伦贝克。顺便说,这也是首次有女性数学家获得该奖。
作为现代几何分析的奠基人之一,乌伦贝克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极小曲面的研究。
对肥皂泡的研究,科学家从未停止。
从泡泡中延伸出的科学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和物理。与肥皂膜相似的生物膜、材料科学中的泡沫结构、工程科学中的充气薄膜结构……无一不是值得投入毕生心血的研究对象。
研究者们日思夜想的科学难题和夏日午后孩童吹出的五彩斑斓,同样值得追逐和欣赏。
肥皂泡的研究故事在继续,吹泡泡的人一直都在。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