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技术能使医生更优秀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18-12-17 12:4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技术能助力医生更优秀?技术能助力医生更优秀?
为了能够帮助医生减少工作量,减轻负担,并给医学带来的革新,社会各界一直都在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由此,诸多科技开始进入医疗市场,而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也明显感觉得到科技进步带给医学的好处。
例如,在人工智能出现后,医生只需在机器上录入患者相关信息,短短几十秒内一份70页至100页的治疗报告就会生成。帮助医生寻找到患者的临床医学证据、用药建议以及与相关药物副作用提醒。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也是在短短数年间,Watson、依图医疗、腾讯、阿里等众多AI巨头企业将产品送入了数百家医院,遍布在医院的各大科室里。
不可避免地,当人工智能越来越普及,无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医生乃至整个医学界都将人工智能奉为“专家”,对人工智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由此,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的言论变得越来越多。
机器真的能取代医生?一场原本被视为“最尖端的医疗AI技术”却给大家展示了并不乐观的答案。
2015年2月,在一场英国首例机器人心瓣修复手术中,机器人把患者的心脏“放错位置”,还戳穿大动脉血溅摄像头,并出现机械臂“乱动”打到医生的手的状况。而由于机器人主机发出的声音过于嘈杂,医生之间的交流全靠“吼”,现场乱成一团。最终,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一周去世,这例机器人心瓣修复手术以失败告终。
这次医疗事故中的那台机器人型号为“达芬奇”,而目前,国内使用该机器人的医院及科室不在少数。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为279.8亿美元,同比增长20.6%。此外,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大陆已经有70多台“达芬奇”手术系统在临床使用,香港地区有10台在使用,共完成手术近10万例。其中在2016年,中国大陆使用“达芬奇”单台最多完成手术数量达到了888例。
“达芬奇(da Vinci)手术机器人”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外科手术机器人。
有业内人士表示,“达芬奇”机器人并非十全十美,手术机器人有一些非常显著的缺点,比如没有触觉反馈,医生无法感知;机器人替代医生会增加患者的紧张感;医护人员需要更多专业的培训等。而要真正将“达芬奇”机器人搬上手术台,必须要经过九周以上的培训。
还有外科医生表示,自己在用“达芬奇”机器人做了两三百场手术后才真正感觉熟练。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再智能,也是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代替医生的时代还需等待。目前AI只能充当医生的助手,两者相结合,才能给患者提供最大的保障。
正如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所言,人工智能现在能够帮助建立患者病历,节省了医生的时间,还可以分析X光片和CT,不过,诊断、开药、做手术还是只能由医生来完成。此外,为了确保没有漏诊、对患者负责,医生最后也得再三亲自去审核,这叫智能+人工。
也正如《财经》杂志发文写道:在多个研究中,人工智能已经成功击败人类医生,但在大规模落地前,医疗人工智能还有很多课要补。
每个医生都应该是“首相”
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在现今环境下,什么样的医生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医生?
过去,《司马法》认为,将领官员必须具备“仁”、“勇”、“智”、“义”、“信”等条件。“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以利动,以功胜。故心中仁,行中义,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
在小编看来,中国医生的成长历程,也该像古代的官员一样,思想要合乎“仁”,行为要合乎“义”,处理事务要靠“智”,治病救人要靠“勇”,长久地赢得患者尊重要靠“信”。
樊代明也认为,医学的发展应该是治病有效无效为根本标志。未来我们希望能看到,医生的“仕途”发展路径仅仅专注于医疗本身,更能成为疾病和患者以及学科的“首相”。
小编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
原标题:《谁偷走了中国医生的“合格证”?》
为了能够帮助医生减少工作量,减轻负担,并给医学带来的革新,社会各界一直都在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由此,诸多科技开始进入医疗市场,而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也明显感觉得到科技进步带给医学的好处。
例如,在人工智能出现后,医生只需在机器上录入患者相关信息,短短几十秒内一份70页至100页的治疗报告就会生成。帮助医生寻找到患者的临床医学证据、用药建议以及与相关药物副作用提醒。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也是在短短数年间,Watson、依图医疗、腾讯、阿里等众多AI巨头企业将产品送入了数百家医院,遍布在医院的各大科室里。
不可避免地,当人工智能越来越普及,无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医生乃至整个医学界都将人工智能奉为“专家”,对人工智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由此,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的言论变得越来越多。
机器真的能取代医生?一场原本被视为“最尖端的医疗AI技术”却给大家展示了并不乐观的答案。
2015年2月,在一场英国首例机器人心瓣修复手术中,机器人把患者的心脏“放错位置”,还戳穿大动脉血溅摄像头,并出现机械臂“乱动”打到医生的手的状况。而由于机器人主机发出的声音过于嘈杂,医生之间的交流全靠“吼”,现场乱成一团。最终,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一周去世,这例机器人心瓣修复手术以失败告终。
这次医疗事故中的那台机器人型号为“达芬奇”,而目前,国内使用该机器人的医院及科室不在少数。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为279.8亿美元,同比增长20.6%。此外,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大陆已经有70多台“达芬奇”手术系统在临床使用,香港地区有10台在使用,共完成手术近10万例。其中在2016年,中国大陆使用“达芬奇”单台最多完成手术数量达到了888例。
“达芬奇(da Vinci)手术机器人”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外科手术机器人。
有业内人士表示,“达芬奇”机器人并非十全十美,手术机器人有一些非常显著的缺点,比如没有触觉反馈,医生无法感知;机器人替代医生会增加患者的紧张感;医护人员需要更多专业的培训等。而要真正将“达芬奇”机器人搬上手术台,必须要经过九周以上的培训。
还有外科医生表示,自己在用“达芬奇”机器人做了两三百场手术后才真正感觉熟练。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再智能,也是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代替医生的时代还需等待。目前AI只能充当医生的助手,两者相结合,才能给患者提供最大的保障。
正如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所言,人工智能现在能够帮助建立患者病历,节省了医生的时间,还可以分析X光片和CT,不过,诊断、开药、做手术还是只能由医生来完成。此外,为了确保没有漏诊、对患者负责,医生最后也得再三亲自去审核,这叫智能+人工。
也正如《财经》杂志发文写道:在多个研究中,人工智能已经成功击败人类医生,但在大规模落地前,医疗人工智能还有很多课要补。
每个医生都应该是“首相”
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在现今环境下,什么样的医生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医生?
过去,《司马法》认为,将领官员必须具备“仁”、“勇”、“智”、“义”、“信”等条件。“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以利动,以功胜。故心中仁,行中义,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
在小编看来,中国医生的成长历程,也该像古代的官员一样,思想要合乎“仁”,行为要合乎“义”,处理事务要靠“智”,治病救人要靠“勇”,长久地赢得患者尊重要靠“信”。
樊代明也认为,医学的发展应该是治病有效无效为根本标志。未来我们希望能看到,医生的“仕途”发展路径仅仅专注于医疗本身,更能成为疾病和患者以及学科的“首相”。
小编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19-1-3 09:2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中国医生的成长历程,思想要合乎“仁”,行为要合乎“义”,处理事务要靠“智”,治病救人要靠“勇”,长久地赢得患者尊重要靠“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