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网友在春节期间 开启了天天吃剩菜的生活 这样的“剩宴”安全吗? 哪些食物不适合二次加热? 往下看,一同了解 反复加热后维生素损失严重,隔夜后容易生成亚硝酸盐。 处理建议:尽量当餐吃完,吃不完的尽快分装冷藏,存放别超过24小时。 反复加热后维生素损失明显,硝酸盐含量较绿叶类低,隔夜后口感尚可。 处理建议:吃不完的尽快分装冷藏,可以保存1~2天。 再次烹饪对营养影响较小,但其蛋白质丰富,利于细菌繁殖。 处理建议:可以适当保存,需尽快分装冷藏,超过24小时需冷冻。熟食再次食用时需要重新热透。 反复加热后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受损,隔夜后容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损伤肝、肾功能。 处理建议:尽量当餐吃完,吃不完的尽快分装冷冻。 剩汤长时间存放在铝锅、铁锅内会生成有害物质。 处理建议:可少放盐等调味料,用瓦锅或保鲜盒冷藏。 重新加热后蛋白质等不太容易流失,但煮好的豆制品容易变质。 处理建议:尽量当餐吃完,买回来后尽快冷藏保存。 隔夜后生成有害物较多,且不适合加热处理。 处理建议:无论荤素,尽量当餐吃完。 剩菜“口诀”请牢记 宁剩荤,不剩素
叶类先吃完 根茎适当存 海鲜、凉菜一个不留 饭菜凉了放冰箱好 还是趁热放好?
食物在室温下放得越久,细菌繁殖越多。趁热把食物放进冰箱,目的就是在细菌大量繁殖之前,尽快把温度降到4℃以下,减少细菌可以快速繁殖的时间。所以,吃不完的饭菜要提前拨出来,放在保鲜盒里,尽快存放在冰箱。 冰箱内东西不宜太满,菜不宜太大份,尽量用轻薄、导热快的保鲜盒,可以加快降温速度。 冷藏室温度应设在0℃~6℃之间,有利于减缓某些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降低食物中有害细菌过度生长或产生毒素的可能性。 分开存放可以避免细菌交叉污染,用干净的容器密闭储存,或者把碗盘包裹上一层保鲜膜。 从冰箱里拿出剩饭剩菜,食用前要先看、闻,判断无异常后彻底加热再食用。剩菜吃之前一定要高温回锅,把菜整体加热到100℃,保持沸腾3分钟以上。微波炉加热需要翻一翻,多热几分钟。吃多少热多少,避免反复加热。 菌类里的蘑菇经过高温烹饪会产生大量的硝酸盐。放在冰箱中低温保存,第二天加热后,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 经常吃二次加热的蘑菇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这样会增加罹患消化系统肿瘤的概率。不建议蘑菇二次加热后继续吃,尽量一次吃完。 菠菜中草酸含量高,需要焯水之后食用。另外,菠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二次加热会转化为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
银耳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的银耳汤如果放置时间过久,硝酸盐会分解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使血液里的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从而破坏人体正常造血功能,影响健康。银耳汤最好现做现喝,不要隔夜。
反复加热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导致营养缺失。同时,细菌会快速繁殖,使牛奶变质,容易造成腹泻。 溏心鸡蛋是指没有煮熟的鸡蛋,这样的鸡蛋无法彻底杀灭沙门氏菌,如果再放置一晚,会增加细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机会。即使第二次煮熟了,也存在致病风险。 此外,还需要提醒大家,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幼儿、老人、孕产妇,以及患慢性病、癌症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剩饭剩菜。若食用剩饭剩菜后,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就近就医。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ID:CCTV-channel1)综合“生活圈”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