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内江:钢轨上的“时光刻度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6 09: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3月24日清晨6时,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线K7+700段,道砟在鞋底咯吱作响。

罗合强单膝抵住轨枕,道尺横跨两条钢轨,眯起左眼对准刻度线。安全帽檐压着他花白的寸头,后颈晒黑的皮肤与衣领下的白茬泾渭分明,像一道未调平的轨缝。“左轨高0.5毫米。”他冲身后挥挥手,徒弟小陈立刻在记录本画下三角标记。

作为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线轨道班组施工班长,这是他每天的开场动作。

“道尺量得出钢轨,量不尽牵挂”

2008年从简阳农村来到工地时,罗合强还只会抡洋镐。如今他腰间别着三件宝:磨出铜色的道尺、缠着绝缘胶带的水平仪、塞着全家福的防水手机壳。

作为施工班长,他的工作从晨露未干时开始:核对轨道线路高程、指挥起道机抬升轨排、监督小型振捣机夯实道床,最后指挥挖机将道砟补填至轨底。

“钢轨抬升1毫米,背后是二十吨道砟和三个钟头。”他搓着掌心的老茧,那些被道砟划出的细痕,像极了图纸上交错的标高线。

铁路施工中

三月初的倒春寒,雨水泡软了K2+800段路基。老罗趴在钢轨上查看水平仪,工装裤膝盖处洇出两团深色水渍。“起道机再顶高2毫米!”液压杆顶着钢轨吱呀作响时,他突然回头问徒弟:“知道为啥宁高勿低不?”不等回答便抓起把道砟,“轨道下沉1毫米,三十吨货列碾过就是3毫米误差,和滚雪球一个理。”

工地板房床头的“爸爸工期表”被夜风吹得卷了边。儿子用红笔圈出3月24日“距中考81天”,旁边贴着女儿从深圳寄来的磁悬浮列车照片。老罗的旧手机存着两条语音:清晨六点老母的“强娃子,莫饿肚皮”,晚上十点妻子的“桃树打花苞了”。

他的轨检仪,一端连着钢轨,一边连着家。

“道砟缝里种春天”

前些日子的绵雨把工地浇成泥塘,老罗独创的“砟粒听音法”在班组流传:抓起把道砟撒向钢轨,密实度合格的会发出清亮的哗啦声。

“这是钢轨在唱歌。”他蹲在轨枕间,指挥挖机抓斗像精准的机械手,将灰白道砟填入轨底空隙。安全帽下的银项链不时晃出微光——这是妻子用嫁妆熔铸的,20年没离过身。

操作施工设备

儿子寄来的简阳晚白桃摆在轨检仪旁,果香混着柴油味。“给钢轨也尝尝,它们比我更需要爸爸。”纸条上的字迹让他嘴角上扬。最大那颗塞给了开挖机的老王:“带给你闺女,甜得润喉。”果核被他埋进路基边坡的混凝土格栅,覆土时特意留出透气孔。“等树长高了,火车经过就有片阴凉。”

“毫米之间见河山”

七月通车的倒计时牌挂在项目部,老罗却只盯着手写台账:截至3月24日,已完成轨道精调1.3公里,最大误差0.8毫米。他的激光测距仪在轨腰投下红色光斑,像给钢轨扎针灸。“现在多较真一分,将来火车就少颠簸一次。”这话说了十五年,工地新来的大学生偷偷拍他工作照,发现他每次弯腰测轨距时,银项链都会垂成一道垂直准线。

使用测量仪器

交流测量数据

晨会上,他摊开被雨水泡皱的《铁路轨道施工规范》,指着第47页第三条:“轨面高程允许偏差±2毫米,咱们按±1毫米控。”也有工人觉得他太“死脑筋”,但是他缩小的这一毫米差距,却是对自己几十年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注脚——毫米之内是他的人生准则,毫米之外是他胸怀的山河。

记者手记:

这个51岁的施工班长,把人生刻度嵌进钢轨的毫米之间。他的工具箱里装着整个家的重量:女儿寄的磁悬浮列车明信片、儿子中考倒计时表、妻子纳的千层底布鞋。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时,他摸着后颈晒黑的分界线笑了:“钢轨调平了,人心才能平。”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