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为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不论是道地药材品种、中药资源数量等都居全国第一。在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四川如何做好川药资源开发与利用?2025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进展?1月23日下午,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王超走上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向记者讲述了川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故事。
俗话说,无川药不成方,川产中药名扬九州。“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四川拥有中药资源9055种,道地药材86种,居全国第一。”王超介绍,近年来,我省立足资源优势,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开创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四川模式”。
王超建议,2025年,应该从三方面做好川药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
一是抓源头。从种子种苗入手,开展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生态种植研究,建设中药材大品种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强产业。构建可持续、互协同、共发展的中药大健康全产业链。构建“龙头+链主+企业”的新兴产业集群,筹建院士领衔的天府中医药实验室,拓宽餐饮、茶饮、康养、旅游等“中医药+生活”新赛道。
三是惠民生。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县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培训基层技术骨干,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上好中医、用上放心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