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县域新气象丨不吐丝的蚕更赚钱,乐至打造“中国白僵蚕之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4 19: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5月9日早上5点,天还未亮,资阳市乐至县良安镇马家沟家庭农场的吴贵芳就洗漱完毕,准备前往蚕房给蚕喂食桑叶。这一天,她要争分夺秒,家里喂养的蚕已经达到5龄,是接种白僵菌的最佳时间。

几乎同一时间,距离吴贵芳家东南方向约40公里处的乐至僵蚕产业园,一群工人已经在中蚕共育室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向一张张蚕匾上撒着新鲜桑叶。当天中午十二点左右,这批蚕将正式接种白僵菌。

乐至僵蚕产业园。吴昊江/摄

僵蚕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痛、息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药用价值高。僵蚕是让蚕幼虫感染白僵菌后死亡僵化,并在体表长出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粉后的干燥虫体。目前,国内以僵蚕为原料的药品就有175种、日化产品10种、临床汤剂近2万个处方,市场需求量极大。

与普通的丝茧蚕相比,僵蚕经济价值更高。记者了解到,按照去年的市场收购价,1公斤丝茧蚕价格在60元左右,每张蚕产量在40公斤左右,每张蚕的产值大概2000元;而僵蚕每公斤收购价格在200元左右,每张蚕的产量大概有18公斤,这也意味着,僵蚕产值远高于丝茧蚕。

“要培养出达到药用标准的僵蚕,很难。”四川德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德仁源)董事长蒋锡武介绍。从种桑、养蚕到菌类培育、蚕体种菌,一环扣一环,都离不开科技支撑。

早在2016年,德仁源就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合作,耗时3年从1000多个菌种里筛选出优质菌种,历经小试、中试、生产等几千次量化实验,终于确定了一套标准化僵蚕种养指南。此后,该公司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也陆续达成校企合作,成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四川省乐至僵蚕科技小院,专家们在家蚕病理学与疫病防控技术、应用微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中药材品种、品质评价和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等领域一路护航把脉。

技术突破也带来效益提升。蒋锡武介绍,作为国内首家拥有动物防疫合格证规范化规模化人工接种养殖僵蚕的公司,德仁源在全国布点,成立了僵蚕养殖联盟,去年僵蚕产量为200吨,产值约4000万元,“今年生产目标1200吨,争取产值突破2个亿。”

如何达到1200吨的生产规模?德仁源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为养殖大户提供菌种和全过程技术指导,并统一回收销售。

吴贵芳的家庭农场就是其中之一。据介绍,僵蚕28天出一批,采取分段滚动饲养一年最多可养15批,今年准备养10批,每一批有30张蚕,现在白僵蚕的市场价在100到200元一公斤浮动,每批蚕的产值在9万元左右,“扣除成本,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此外,德仁源正在开展跨区域合作养殖,探索“基地共建+技术共享”模式,成立技术服务团队,为合作地区养殖户提供菌种供应、技术指导、产品收购等服务。目前,已与贵州、云南、陕西、山西、广东、广西等地共建基地20000余亩。

“蚕娘两万人,一年八季蚕”。如今,在乐至县高寺镇,设有3000亩粮桑间作标准桑园,配套500平方米小蚕共育中心、3500平方米大蚕智能饲育工厂、600平方米僵蚕技术中心等设施的僵蚕产业园已初具雏形。下一步,乐至将持续推进僵蚕产业园建设,积极争取“乐至僵蚕”地理标志,打造“中国僵蚕之乡”,推动僵蚕产业成为全国“单项冠军”,切实把“中国桑都”品牌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

来源:川观新闻

记者:田姣 吴昊江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