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寻迹 | 盐都非遗】 胡氏花灯:璀璨百年传匠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9 19: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自贡网记者 冯方湲/文  余耀/视频剪辑

“有声有色赏非遗,有滋有味过大年。”2月4日晚7点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非遗之夜》节目开播,在歌手许嵩带来的一曲《燕归巢》中,现场互动展示了特色各异的各地彩灯。自贡市非遗代表性项目胡氏花灯第四代传承人万玲受邀参加节目录制,在古声古韵中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自贡非遗花灯的魅力。

央视《新春非遗之夜》节目截图.png央视《新春非遗之夜》节目截图

一盏由盐而亮的“非遗花灯”

早在唐宋年间,自贡地区就有了新年赏灯的习俗,至清代有“狮灯场市”“灯竿节”等活动,到20世纪初,又渐渐形成了提灯会、闹花灯、放天灯与舞龙灯等活动,彼时,每至元宵节,自贡盐商就会组织提灯游街活动,此番“炫富”斗灯之举不仅提升了自贡制灯技艺,也让自贡的彩灯制作加速兴盛起来。

清末,身为盐商管家的胡家祖上为双牌坊李家制作花灯,由此开始胡氏花灯的百年传承。从布龙、竹灯笼、桔灯到扎染花灯、剪纸花灯,胡氏家人及再传弟子不断探索,推陈出新,让胡氏花灯脱颖而出,成为了自贡彩灯中颇具代表性的品牌。2023年3月,胡氏花灯制作技艺入选自流井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微信图片_20240208100607.jpg胡氏花灯亮相央视平台

“谈自贡的灯文化是绕不开盐文化的,鼎盛的盐业贸易为云集自贡的盐商集聚了财富,他们广泛参与当时的提灯会,实际上也加速了自贡灯会的发展。”万玲说,民间有一种说法,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中的天车捆扎工艺后来被借用到彩灯制作,得益于这种经过盐业考验的捆扎技艺,自贡彩灯艺人大胆创作,用一双双巧手把瓷器和啤酒瓶、塑料瓶、针药瓶等废旧的日常用品,以及光碟、蚕茧等特殊材料捆扎成了各式各样的彩灯。

布展中的胡氏花灯.jpg2024央视“非遗之夜”布展中的胡氏花灯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我国花灯种类繁多,各类花灯的技法、工艺和材料也不尽相同。作为中国民间花灯的代表之一,胡氏花灯的内容、形式、技艺饱含民间民俗记忆,除具备其他工艺灯和花灯的制作技艺特征外,更因其独有的造型艺术和色彩调配而著称,它以手工制作为本源,以民俗、吉祥、喜庆、祈福为创作题材和主旨,通过木料、元丝造型、绸缎裱糊、剪纸张贴以及书法绘画进行制作,配之以雕刻各种光源的变化、灯形的几何尺寸和形态变化,表现人类崇尚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位匠心守艺的“集大成者”

“胡氏花灯五代传承,首创胡九清、胡竹松,承袭胡启明、刘启华,中兴胡德芳,弘扬万玲、陈军,继之陈卓、陈洪宇,历百十年之久而弥坚。”这是自贡文史专家陈述祺在《“灯痴”——胡德芳事略》中的记述。

回看胡氏花灯的传承之路,在其草创和二代承袭时期,制作技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直到第三代传承人胡启明之女胡德芳时,胡氏花灯的技艺和产品有了更新迭代的飞跃,因此,她也被陈述琪称为胡氏花灯集大成者。

胡德芳和工人一起制灯.jpg胡德芳和工人一起制灯

胡徳芳自小受到祖父和姑婆指导,酷爱美术和手工制作,与母亲在家做出各种小玩意儿和小灯品走街串巷叫卖。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她一直从事美术专业工作,先后在市美术公司、市戏曲学校、市工艺美术厂、彩灯公园担任美术设计和教学工作。1958年,16岁的胡徳芳拜师剪纸艺术家余曼白,遂将剪纸引入花灯设计,而后又将自贡的扎染技艺运用于胡氏花灯,独创出扎染花灯、剪纸花灯,同时对传统工艺灯的造型、材质、形制、装饰、灯源予以改进和增删,使工艺灯品不断升级换代。

1964年,胡德芳就跟随余曼白参与了自贡首届迎春灯会,自1984年起更是连续三年担任灯会的总体设计布展和宣传工作。2009年的自贡灯会,胡德芳带领创作团队手工捆扎143478个啤酒瓶,制作了特大型灯组“盐都古韵”,长75米、宽50米、高18米,生动展现了千年盐都宏伟壮观的生产景象,成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为了更好地传承花灯技艺,胡徳芳拿出一生积蓄,在彩灯公园内投资修建了芳草园、胡氏花灯工艺厂、胡氏花灯文化园。“这几十年,我妈妈制作花灯的地点从家里的客厅开始,到院坝,再到亲戚朋友的库房,最后落脚到中国彩灯博物馆旁,一共搬家13次。”谈到母亲胡徳芳,万玲不无感慨,坦言母亲在花灯传承中坚持的工匠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也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身为后继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

因其对自贡彩灯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2021年6月,胡德芳被市工商联、市彩灯行业商会授予“自贡市首批彩灯功勋艺术家”称号。因“一生一盏灯”而被誉为“灯痴”的她于2022年3月9日辞世,享年80岁。

一页后继有为的“传承篇章”

如今,花灯传承又步入了新阶段,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为胡德芳长女万玲和胡德芳义子陈军,以胡德芳所诠释的工匠精神为指引,在传承花灯制作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笃行致远。

1965年出生的万玲8岁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书法、剪纸,19岁时开始参与花灯制作和各地灯展活动。2016年,她正式接手胡氏花灯业务。2017年,她为“胡氏花灯”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同年协助母亲胡德芳成功举办《自贡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2018年岁末,受邀参加“紫禁城里过大年系列”活动,2019年受邀赴白俄罗斯展示花灯制作技艺(作品被国家图书馆收藏)。2022年,她参与拍摄的以胡氏花灯过年习俗为线索的央视纪录片《年的味道·元宵》在大年初五播出,正月十五胡氏花灯登上央视元宵晚会舞台;同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当选自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其主编的《胡氏花灯》一书出版。

外国友人学习制作花灯.jpg外国友人向万玲学习制作花灯

万玲表示,在母亲那一辈手艺人的坚守和创新中,交到自己手中的花灯事业已经具有了坚实的基础,接手传承使命的自己又非常幸运地找到了民间艺人的家——自贡民间文艺家协会,加之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市文广电旅局对民间艺术的高度重视,让她拥有了让胡氏花灯传下去、走出去的信心和底气。

微信图片_20240208095856.jpg胡氏花灯植根传统又不断创新

与万玲侧重宣传、推广胡氏花灯的传承路径不同,80后传承人陈军则更多地追随着胡德芳的事业足迹,现任某彩灯公司艺术总监的他,大学毕业后即跟随胡德芳在彩灯公园参与自贡灯会的设计和制作。2008年,由他设计的大型灯组“盐源流长”,入选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18年,他设计制作的“灯耀五州”大型灯组则成功申报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最多香水瓶装饰的灯组。2019年,陈军与胡德芳一道荣获第25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组委会授予的“十佳彩灯工匠”称号。

一份与时俱进的“发展使命”

“喂,请问你们还有现成的花灯吗?单价是多少?”接到这通来自山西客户的电话后,万玲迅速联系各个胡氏花灯技艺培训基地,但如她所料,今年小型花灯市场向好,春节前各个培训基地和胡氏花灯工艺厂一样存货无几,她只得遗憾“拒单”。

2017年5月,万玲注册成立自贡市胡氏花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开始,该公司先后与仙市镇柏树村、赵化镇鸿远村等共建胡氏花灯技艺培训基地,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村民参加业务培训,实现订单生产,以此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通过市场推动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万玲将非遗传承的重点锁定在年轻人身上,2017年,她开始尝试邀请大、中、小学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花灯生产基地和胡氏花灯文化园参观研学,亲手体验花灯的制作过程,以灯为媒,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微信图片_20240208101215.jpg万玲和员工一起探索制作新款花灯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关注非遗文化。意识到与网络接轨的重要性后,身为自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万玲,目光并不只是聚焦在“胡氏花灯”上,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宣传非遗项目,推动民间艺术传承发展,感觉自己能力不够的万玲,寻找到了一家对民间艺术非常有情怀的文旅集团合作,一方面借助其在川南皮革城的投资打造一个综合文化阵地,预设5个展示馆,进一步深化民间工艺的研发,同时让这个年轻团队通过新媒体同步衔接更多受众,立足社交网络,逐步增大非遗传承和创新的流量,真正让自贡的民间艺人和他们创作出的作品可以在互联网时代破圈出圈。

有志者,事竟成。据了解,目前“自贡源远井盐藏品馆”和“书法美术馆”已在川南皮革城开馆,胡氏花灯展示馆、川南非遗馆、TSB艺术空间馆也在积极推进落地中。万玲离她心中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万玲展示胡氏花灯.jpg万玲展示胡氏花灯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才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喻佳

来源:自贡网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