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回望2024年,渠县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时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辉。这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无畏之姿、创新之力,书写了农业丰收的新篇章,铸就了工业腾飞的壮丽画卷,编织了交通网络的宏伟蓝图,点亮了文化繁荣的灿烂星光,奏响了卫生健康的和谐乐章,谱写了反腐倡廉的正气长歌。宕渠儿女以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新天地。《回望2024》,总结过去的辛勤付出;《回望2024》,展望未来的无限可能!
近年来,渠县致力于建设全国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全力以赴推动巴賨文化传承与创新,实施“文化+”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并推动文化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文化+”“+文化”产业新形态,释放产业新动能。城坝遗址位于渠县土溪镇城坝村,作为“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并先后入选国家文物局“十三五”“十四五”大遗址名录。城坝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学生杨瑞雨:今天我参观了城坝遗址,让我感觉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作为一个渠县人,我深感自豪,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我会好好学习,尽我所能保护好传承好我们渠县的文化遗产。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瑰宝。渠县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现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古城遗址之一,出土了战国中晚期至魏晋时期珍贵文物3000余件。经过精心修复,这些文物焕发新生,重现光彩。学生杨浩燃:我发现这些文物来到我们身边都非常不易。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这些文物,从里面读到更多精彩故事,汲取更多心灵上的滋养。
在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的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舞蹈《粉墨春秋》《一梦敦煌》,杂技表演《转碟》《流星球》等“非遗”项目轮番上演,呈现了一场地域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
观众杨松:我发现我们宕渠文化、汉代文化丰富多彩,很有魅力。希望能有更多的这种演出,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非遗,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深入地了解汉代文化和历史。5D影院 、VR、交互游戏等数字技术,让游客零距离“触摸”汉阙并与之实时互动,体验感直接拉满。
游客王凤芳:巨大的汉阙,高大而庄重,给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感觉,这些汉阙保存完好,雕刻精美,展示出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卓越技艺,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历史遗宝,守护好文化根脉,增进文化自信自强。
近年来,渠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突出了渠县特色。目前,全县共有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11个市级非遗项目,共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63人。
渠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机关党委书记雷虹:接下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将渠县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真正推动渠县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推进渠县文化探源创新融合发展高地建设。
记 者:何俊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