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百馆百物·四川宝藏②一颗种子的千年穿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3 18: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古时天府之国,今日天府粮仓。从蛮荒通向文明时代的转折在哪里?有这么一颗不起眼的稻米种子,证明宝墩先民们用勤劳开启了古蜀水稻种植的先河。

1717252601290_jMMW4r8k.png

6月2日,由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十集微纪录片《百馆百物·四川宝藏》第二季第二集《一颗种子的千年穿越》上线,让我们跟随一颗稻米种子的光影,跨时空溯源宝墩时代,亲眼见证宝墩人劳作的场景,看看隐藏在泥土里的成都记忆。

《一颗种子的千年穿越》从一颗出生于4000多年前的稻米种子讲起,这颗又黑又瘪的稻米种子身高只有几毫米,体重也不到1克。原本金黄饱满的它,记忆中还可以搜寻到哪些古蜀文明的浮光掠影?千年“老稻”跟现代“鲜稻”有何不同?

以稻作文化为线索,我们还可以窥见中国米食的诞生及发展,探寻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文化。中国人既对年糕、粽子、米酒的米香钟爱有加,也喜爱米粉、米线“嗦”不尽的直爽泼辣。“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千年来,稻米香一如既往,形态千变万化,成为中华文化创造力的一个生动注脚。如今,人们对米的喜爱,都化成一句问候:你吃了吗?

→→戳视频,打开今天的《百馆百物》,看一颗稻米种子的千年穿越。

《百馆百物·四川宝藏》第二季主创人员

总策划:何健 李蓓

监制:郭雪婷 王筱栩

统筹:王琰 刘虹

制片:姚晞

策划:任琳 艾菁

编导:任琳 赵晴 叶思迪

摄像:熊刚 杨子瑞

剪辑:熊刚 杨子瑞

视效包装:李爽 刘相麟(见习)

AI制作:吕松阳 彭童 王羽 秦雪

配音:徐英伦

来源:四川观察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4-6-3 18:5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3 19:0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3 21:3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3 23:1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4 05:5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4 07:1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4 07:1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晓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4 10:1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