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汉字有“3大缺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25 12:0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罗素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汉字虽然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之下,已经变得十分的简便,但相比起英文来说,还是过于繁琐。
如果要将汉字在全世界流通,其繁琐的笔画,仍然是阻碍汉字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罗素称,用英文来描述一个物体,只需要简短的几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就能够轻轻松松的写下来。
反观汉字,最简单的一个词组都有十几笔笔画,甚至有些词组达到了二三十笔,再简便性上来说,英文完全碾压了汉字。
第二个问题就是,随着打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汉字也从“手写”跨入到了“手打”的时代。
英文可以用26个字母打出来,那么,对于汉字,如果要造一台汉字打字机,这是一件根本就无法完成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是,有汉字组成的各类成语或是文言文,根本无法用英文来对其翻译解读。
对于罗素提出的三个问题,确实是当时汉字所存在的弊端,相比于当时流行于欧美的英文,中文汉字根本就占不到一点儿优势。
但是,汉字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改进。
罗素当年所提出来的“三个弊端”,中国仅仅用了短短几年,就彻底的解决了。
首先是关于笔画多的问题,中国抛弃了繁琐的繁体字,采用了更加简便的简体字,让汉字的简便性更上一层楼。
其次,便是关于无法使用打印机打出中国汉字的问题,中国沿用了26个字母,发明了汉语拼音表。
这下便可以用26个字母,打出任何想要的汉字,这在根本上做到了与英文“无缝衔接”。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中文十分深奥,无法用其他语言解释的情况,对此中国采用了“扩展式解释法”,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成语既然无法用一个英语词组来解释,那就用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是两三个句子来解释。
这样既能保存中华文化的完整性,也能让其他语言对其进行翻译,进而让其他国家的人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30225120400front2_0_109020_Frk3kXMSSfihYKcqt9cojkJZtMJD.jpg
20230225120356front2_0_109020_FktGaiUwOn-8mW3VyrMAMFnyH3LM.jpg
20230225120352front2_0_109020_FvlGmYSre400fwsccJfEmcg6gnQh.jpg
20230225120351front2_0_109020_FuFewqLVvtHRRXVpTxwg3EziMu0b.jpg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