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正月初七,渠县万兴广场热闹非凡,渠县2025年“春风行动”招聘会在此举行,现场人潮涌动。全县线上线下1200余家企业携3万个岗位招贤纳士,为新年就业引才拉开崭新帷幕。
春节前后,是劳动者换岗流动的高峰期。渠县抢抓春节“窗口期”,通过开展招聘会等返乡创业活动,激发有意向的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此次“春风行动”招聘会就是渠县在2025年举办的第二场大型招聘会。
搭好返乡寻岗就业桥
为了留下过年回家的渠县人,有的企业放弃过年休假早早“出摊”来到招聘会现场,有的诚心诚意拿出各种优惠待遇。
上午10点过,在四川省铭圳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求职者排起了长龙。该公司是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兄弟”企业,公司将招聘20多个岗位共计600人。
“你们厂距离园区食堂有点远,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车间是吊挂吗,车间主管的工资是多少,明天可以来看厂不?”在铭圳服装展位前,求职者杨渠仔细询问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我是20多年的老裁缝了,前几年回渠县,在经开区一家服装厂当车间主管,一个月工资有7000左右,现在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随时都可以来厂里参观,我们厂刚有独立的食堂,都是吊挂流水线,三个月试用期后给员工购买社保,每天上下班有车接送,你做车间主管的话,每个月能拿到7000到12000元。”四川省铭圳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文明说,“昨天下午我们就来这里开始招聘了,招了20多个人,今天上午,一个多小时就有10多个求职者有意向看厂。”
活动现场,求职者们穿梭于各个展位,咨询意向岗位的详细信息,企业招聘负责人则根据求职者的就业意向及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荐岗位,热情地介绍企业生产经营、薪资待遇等情况。
“你们厂工资是怎么发放的,会不会拖欠工资,新手有没有人带,新手工资怎么算,每个月有假期吗?”在四川旺鑫电子有限公司的展位前,蒲女士一边登记信息,一边询问公司的生产情况,“本来这两天计划买票去广东了,但现在渠县经开区的企业越来越多,工资待遇也不错,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我就不出去了,在家里还能照顾老人。”
“工资是14元一个小时、一天154元,次月底发上个月工资,做满10天可以预支工资,每天四餐餐费只要10元,还有宿舍、假期,你随时可以来厂里参观。”旺鑫电子招聘负责人说。
“得益于政府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2024年公司招聘入职员工283人。”中顺洁柔人力资源部经理王俊英说,“公司为员工统一购买‘六险一金’,提供免费人才公寓,一日四餐只需要员工承担2元,公司还有各类假日、季度用纸、嫁妆/聘礼、爱心援助基金、职员家属福利等员工关爱体系,欢迎广大有志青年到中顺洁柔达州公司择岗就业。”
不只是线下,为了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招聘会现场开设了同步直播招聘,为无法亲临现场的求职者提供线上参与途径,线上线下共汇集县域内120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0000余个,岗位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充分满足不同年龄、学历层次求职者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招聘会入口设置了招工信息墙,搭建了创业成果展示区、职业技能培训体验区、劳动关系(执法、仲裁、工伤)典型案例展示、流动人才及人事档案服务咨询区、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区等,安排专业人员为求职者提供全面、综合的就业服务,确保他们在求职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
助力渠县人留在家乡
在与求职者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渠县人打算“回流”家乡,“家门口就业”正在成为新趋势。
“这两年,一起在外打工的老乡,有一部分已经回渠县工作了,待遇也很不错,还能照顾家里。去年我就开始关注渠县企业的招工情况,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今年我就不出去了。”求职者张士伟说,“在外打工,每年回来一趟,照顾不了老人孩子。”
“今天的招聘会,有三家制衣企业很不错,都邀请我随时去看看。”在外工作了十多年制衣工作的田道菊告诉记者,“还是想在家乡务工,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
不仅源于家的温暖、对亲人的牵挂,更因为高质量的岗位,让务工人员看到返乡就业越来越具有性价比。
渠县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转移就业农民工34.3万人,省外就业占比78.5%。如何让更多外出务工人员留在本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渠县围绕“轻纺服饰、笔记本电脑、竹浆纸一体化”百亿级特色产业,精准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创新开展基金招商、以商引商、订单招商,中顺洁柔、旺鑫电子、铭圳纺织、兴宏泰等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及其上下游和关联企业的落地,有力带动了就业和优质岗位供给。
为了给务工人员和企业搭建招聘平台,2024年,渠县全年举办“周周线上、月月线下”等招聘活动76场,服务企业累计2418家次,累计提供岗位156290个,现场签订意向协议累计14915人次;积极鼓励企业吸纳脱贫人口、高校毕业生就业,兑现稳岗返还等就业补贴5000余万元。
在鼓励创新创业和提升劳动者技能上,渠县打造创业孵化基地、指导室12个,全方位服务群众返乡创业;搭建县乡村三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创立“宕渠护工”“宕渠裁缝”“宕渠美业”“宕渠农机手”四大劳务品牌,按照企业用工需求推出一批订单培训和“N”种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79班,培训4362人。全力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成零工驿站、农民工服务站390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958人。
来源:达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