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县政协召开“非物质文化与文物保护利用开发”专题调研座谈会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0-11-10 17: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为加大我县非物质文化与文物保护的利用和开发力度,11月6日,县政协召开“非物质文化与文物保护利用开发”专题调研座谈会。县政协副主席罗学闰主持会议。

9728a869288bcde207cb76b6282774b5.jpg

  渠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巴渠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3项;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经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渠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976处,文物保护单位6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城坝遗址、渠县汉阙、渠县文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渠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可移动文物3236件/套,三级及以上文物达401件。
  座谈会上,与会者结合各专业领域畅所欲言,纷纷为我县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支招”。认为我县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上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新生力量难以为继,加上无固定的培训经费,“传帮带”效应不强,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进程缓慢。建议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同时,还要破除瓶颈招才引智,定期或不定期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将地方历史文化引入课堂,推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的传承和创新;要将我县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宕渠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实施保护。
  罗学闰强调,渠县历史底蕴深厚,宕渠文化灿烂辉煌,近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他指出,通过这次专题座谈,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提出的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相信将有利于今后对这方面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罗学闰要求,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我县非物质文化与文物保护利用和开发工作,加大对资源好、价值高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利用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历史文脉气质,切实增强渠县历史文化对外的影响力;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在立足提升我县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擦亮渠县历史名片,加快发展文旅建设,为渠县建设“四川文化强县”和“川渝最美生态滨江文化名城”打好坚实的基础,达到经济文化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局面。
  县政协文史委、县财政局、县文旅局、县文联、县历史博物馆、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乡镇参加座谈交流。(吴春力)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更多资讯,订阅爱上渠县公众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