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7日起,医疗科技界的一大盛事,莫过于第十九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赛莱拉干细胞公司首席科学家苏国辉,受邀出现在海科会活动之一的第三届中欧生命科学发展与合作论坛上。
苏国辉院士接受记者专访。魏冯 摄 一个下午,73岁的苏国辉院士抽出1个多小时“开课”,跟川观新闻记者科普起干细胞那些事儿。 谈干细胞的认识 出于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国内主要研究“成体干细胞” 一提到干细胞,非医疗人士普遍觉得有点“烧脑壳”。苏国辉院士首先科普起干细胞的定义——“干细胞是作为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祖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苏国辉院士说,目前,干细胞治疗技术作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人类医学史上第三种疾病治疗途径,为治疗重大难治性疾病开启新途径。 干细胞,还分为“全能选手”(全能干细胞)、“多能选手”(多能干细胞)和“单项选手”(单能干细胞)。三个“选手”的关系,可谓“如胶似漆”——全能干细胞在进一步分化中,形成各种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成单能干细胞。 “第一位选手是全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分化潜能,能分化发育成为各种组织器官,具有形成完整个体分化潜能。胚胎干细胞就属于这一种,但每个胚胎干细胞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分化成为一个小孩,目前存在伦理争议。”苏国辉院士说。
苏国辉院士接受记者专访。魏冯 摄 “第二位选手是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苏国辉院士介绍,目前多能干细胞主要分成诱导多能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这2种。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国主要研发多能干细胞的第二种——成体干细胞。 问题来了,同属“多能干细胞”,为啥我国不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苏国辉院士看来,诱导多能干细胞存在一定风险,它的逻辑是让干细胞“返老还童”——在体外经过人工操作,使已经分化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重新编程,返回到胚胎时期未分化的状态,获得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属性(即无限增殖和分化形成多种其他类型细胞的潜能),但缺点是存在临床应用的风险,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安全性问题。“一个健康的成熟干细胞,在经过编程‘回到过去’之后,不一定百分百‘健康’,潜藏着致癌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正在努力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在日本,已经在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于临床实验”。 “第三位选手,单能干细胞,是最具有局限性的,只能分化成某一类型的细胞,如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类神经细胞 。”苏国辉院士说。 谈干细胞产业现状 干细胞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暂无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以药品形式申报的势头正在快速增长 科普完干细胞,苏国辉院士又聊起干细胞产业现状。“当前,干细胞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4年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000多亿美元。”苏国辉院士很看好干细胞产业的前景,并对全球范围内和中国范围内的研究进展进行研判——目前全球干细胞临床研究数量已达8000多项,有超过700家公司正在开展干细胞相关研究。国际上已有14种干细胞药物上市,美国、欧盟、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均有批准上市的干细胞药物。 就中国范围来看,苏国辉院士拿出一张时间表,全面梳理我国干细胞研究政策——从1999年“国家攀登计划”中我国首次对干细胞研究进行资助,讲到2017年“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苏国辉看来,我国干细胞产业一个重要节点发生2011年,这一年,卫生部、药监局叫停国内干细胞临床治疗活动,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入自查自纠阶段。 “2011年以前,关于干细胞的研究不够规范、也不够好,叫停临床治疗后,一直到2014年,国家再度明确‘干细胞药物’是‘十二五’计划研发重点方向;2015年,当时的卫计委、药监局颁发《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干细胞临床研究有了‘章法’。”苏国辉院士坦言,当前,我国出于对国民安全的考虑,对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标准定的很高、审批流程也很严格。 标准高,依然拦不住医疗机构和企业的研发热情。根据公开资料查阅,截至2021年7月,在国家卫健委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共133家、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100项,国内相继有22款干细胞新药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15款干细胞新药获得临床默示许可。目前,我国暂无获批上市的干细胞新药。 苏国辉院士透露,目前他正在与赛莱拉干细胞公司共同申请一种干细胞新药,待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以后,就能开始临床试验。苏国辉介绍,这款新药是用脐带的干细胞来治疗膝骨关节炎(一种严重影响膝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以后研发的干细胞药物还将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等。 在中国,不是任何一个医疗机构都可以随便研发干细胞,此前要过几关——首先,三甲医院要完成“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备案”和“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备案”后(简称“双备案”),才能开展临床研究;其次,研发干细胞,还要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的临床批件;最后,还要经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把关”——出具质量检测报告。 干细胞产业化上,四川的机遇何在?记者留意到,目前,在国内一些干细胞技术及服务专业机构如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能够运用专业技术从脐带、脐带血、胎盘、乳牙、脂肪等多种组织中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并置于深低温下长期冻存,在将来需要时可时提取使用。
“四川发展干细胞产业很有潜力,像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运行就是一个好开始;第二步,是要通过公司开发对某一种疾病起作用的干细胞治疗新药,成都已有医院获得相关批文了,现阶段,还需要‘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发展,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继续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苏国辉院士说。 新闻多一点>>> 枸杞糖肽对青少年“阈下抑郁”有正向作用 在苏国辉院士此前的采访报道中,多次提到枸杞糖肽(是一种枸杞提取物,从枸杞多糖内再度提取)的利好——修复人类视网膜,长期服用枸杞可使白内障等视网膜疾病患者病情发作恶化的时间推迟七八年,对预防青光眼进行性视力丧失有重要作用。 川观新闻记者也围绕两个问题请教了苏院士。 问题之一,是枸杞糖肽修复视网膜,究竟能修复到何种程度?苏国辉坦言,所谓的“修复”并不是完全治愈,枸杞糖肽的作用是能帮助视网膜疾病患者延缓发病时间,避免病情的恶化。“对一个患上青光眼的人,或还有患青光眼可能性的患者,是有预防作用的。” 问题之二,是枸杞糖肽的最近研究进展。苏国辉院士向记者介绍其团队在开发枸杞糖肽对提高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展示了非药物防治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广阔前景。 “枸杞又多了一种创新型用法!”苏国辉院士很兴奋的说,近两年,他所在团队在广州招募29例有阈下抑郁的青少年参与临床试验,这些孩子都属于阈下抑郁(一种介于健康和抑郁症之间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属于抑郁症高危人群。“一半青少年被试口服枸杞糖肽,另一半被试口服安慰剂(其物理特性如外观、剂型和味道等与试验药物(干预手段)相同,但不含有效成分),经过长达6周的临床试验表明:口服枸杞糖肽安全、有效、没有副作用,对‘阈下抑郁’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有治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