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改革开放四十年,“稀饭县”老码头记忆——(下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 15: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原创作者:六秋

老码头是和三国著名古战场八濛山相连接着的,八濛山就是三国时期蜀汉猛将张飞以少胜多大战曹魏政权张郃的古战场遗址,那时的古战场和老码头保留至今。

640?wx_fmt=jpeg


据老人们讲,以前从八濛山到老码头建有一条石板路,称“官道”。路边还建有一百零八个石雕罗汉形成的栏杆。那个时代很多地方都修通有这样的石板“官道”,雨天不湿脚,可抬轿骑马。后来逐步被毁损了,只依稀可见一些石头留下的痕迹。

640?wx_fmt=jpeg

ID:路桥工程师/图—濛山论坛


老码头一周的河岸较陡峭,码头处河堤垭口上,离河面至少还有二十多米,笔直的土路加几步石梯一直通向河面。后来政府出钱将码头土梯修建成了石梯。码头上有呈放射状分布的道路,无论是主干道还是羊肠道,大多是土路。或宽或窄,晴天是光“灰”灿烂,雨天大多泥泞难行。



640?wx_fmt=jpeg

ID:路桥工程师/图—濛山论坛

640?wx_fmt=jpeg


码头两岸延伸出来是更高更险峻的河堤,部分地方甚至接近百米高,有些巨石摇摇欲坠。两边的步行道路几乎就在悬崖边上的半空中,行人从上面走。历史上从悬崖上掉下去摔死的人不计其数。我记事以来,附近行路的、割草的、上下船的,掉下河岸,或者被岸上的落石砸死砸伤者也有数起。


老码头四周的人一直象住在一个环形岛上一样。渠江及流江河在这里编织了一个圈。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老人们说,和平时老码头有出行的困难和不便,战乱时却有退守和躲藏的地理优势。历史上这里还常是一个土匪躲藏和出没最多的地方。人们要外出,乘船过河几乎成为了唯一选择。那些年在河里淹死人畜,似乎是司空见惯的常事。

640?wx_fmt=jpeg

ID:激情挡不住/图—濛山论坛


老码头附近居住者绝大部分都是祖祖辈辈种庄稼的农民。历史上,这里曾有人为了生存杀军阀、当土匪。据说有一次这里就被军阀剿灭砍了十多个人的头,留下了不少孤儿寡妇,十分凄惨。而更多的是依靠渠江水运的优势,当船工和纤夫的较多,也有到山里挖煤的。在机动船盛行后,纤夫和挖煤工才逐渐少起来的,当地人也将机动船称为“汽划子”。我年少时,常目睹江边纤夫光背赤脚在江边拉船的苦累。曾遥望江面上一个“汽划子”拖着一大排装货木船行进和码头上木船排得密密麻麻的壮观景象。也曾在特殊年代里,看到“知青”等在码头岸边土路上跑步进行“拉练”。

640?wx_fmt=jpeg


那个年代里,农民日子过得苦,船工也过得苦,拉船的纤夫和挖煤的一样,随时都面临着死亡。当时老码头有句民间谚语就是:“穷日子、苦日子,嫁个拖娃儿,埋了没有死;早求财、晚求财,嫁个扯船子,死了没有埋”。是说老码头百姓日子过得很艰难,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外出挖煤和拉船。

640?wx_fmt=jpeg


把挖煤的叫“拖娃儿”,把拉船的叫“扯船子”。而这些职业都是风险较高的,很容易出事故意外死亡,活着跟死了差不多。转眼就不见了,是很凄惨的。种庄稼是穷,有的也没有多少田地可种。挖煤和拉船面临的虽然死亡威胁大,但穷得没办法,好歹还要争取挣口饭活下去。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老码头的人煮稀饭、吃稀饭是出了名的。老码头下面还有两个小码头,一个叫“杨家湾”,一个叫“流江溪”,都可以停靠船只,但客源和货源都比老码头要少得多,三个码头连成一线,方便附近客人上下。附近有句有名的谚语是:“流江溪的赌钱汉、杨家湾的杂酒罐、老码头的稀饭钵”。


说的是在旧社会,流江溪附近的农民人多地少,农活忙完了,水上活也少的时候,离城较近,爱进城坐茶馆,打纸牌、摇骰子等,称为出“赌钱汉”

640?wx_fmt=png

而杨家湾一代的红高粱很有特色,几乎家家户户都种高粱,又爱自蒸高粱酿杂酒。农活后或者拉船上岸后,一家人喝一罐杂酒。饱肚子,出出汗,那是一件很畅快的事。特别是这里的人爱拿杂酒罐招待客人,很受喜欢,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ID:大力神/图—濛山论坛


而老码头划船拉船的人较多,用大锅熬稀饭,用大钵送稀饭吃稀饭,是一大特色。大多数时候一个船工劳累后,能吃完一大钵稀饭。“稀饭钵”便成为了老码头船工的一个代号。

640?wx_fmt=jpeg


因贫穷而食材缺乏,煮稀饭费粮少,吃得干净。特别是加上红苕、萝卜、青菜等各类杂食,很少的米就能煮一大锅。吃稀饭虽然饿得快,但吃时容易饱肚子。在经济不发达、工农业生产落后的时代,不仅老码头的人爱煮稀饭,渠江两岸的大多数家庭都爱煮稀饭、吃稀饭。渠县被叫“稀饭县”也是跟这种习俗息息相关的。

640?wx_fmt=jpeg


后来,“稀饭县”成为了渠县这方的代名词。一提起,心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酸楚和惆怅。“稀饭县”称呼亦褒亦贬。褒义是说渠县有条渠江,水质好、人聪明,稀饭煮得好,有特色。贬义是说渠县人口多、地方穷,吃不起干饭,大多数时候以少费粮、吃稀饭为主。有人曾讽刺幽默加夸张地说,在生活艰难的那些年代里,飞机飞过渠县上空,都能听到渠县人喝稀饭的声音。如今,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640?wx_fmt=jpeg


老码头是渠江水运记忆的窗口之一,常有无数的船只来回穿梭。上游的巴河州河在三汇汇合成渠江,通南巴各地的粮食、木耳、药材等大宗货物基本都要从渠江汇集南下,运送到重庆、武汉、上海等地。渠江上游的三汇是通南巴货物的主要集散地,成为了川东千年商贸繁华的有名古镇,后来逐步萧条了。渠江汇入嘉陵江,在重庆和长江相连,通江达海,也因此变得水运繁盛。年少时在岸边看见的船只特别多,看见的渠江,山水如画,四季景色变幻,特别是春冬两季早晨河面上翻腾寻食的跳鱼儿极为可爱。河岸那起伏的山峦,除了油桐几乎没有其它树木的光秃秃山脊如已今变成了一片片植被良好的山林。

640?wx_fmt=jpeg


渠江沿江的码头和溪口特别多,也常听老船工们说,要吃水上这碗饭,必须把这些溪口和险滩等记住。渠江在渠城上下老一辈人念叨最多的有三汇、土溪、流溪、李馥溪、临巴溪、苟渡口、锡溪、老码头、新渡、李渡、杨渡、鲜渡河、望溪等大小码头。险滩和暗流也多,在原始交通时代,船工和纤夫必须记住这些,老码头上下的“江家号”“石马号”滩险水急,“上中坝”“下中坝”暗流潜伏,“上背篓”“下背篓”巨石隐蔽,涨水时易碰船出事故。


640?wx_fmt=jpeg


大集体生产的时代,农业生产收入少,工业不发达。渠江水运十分兴旺,成立了数个船运公司和合作社,有无数的船只在穿梭运输,有国营或集体单位的船,也有农村合作社的副业船。打烂船、淹死人的事是很常见的。靠近渠河边,年少时每年几乎都要听到附近淹死人的事,现在少得多了。

640?wx_fmt=jpeg

老码头上面不远有一所渠北中心学校,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缩影,小学到初中齐备。原是没收姓廖的大地主房子改建的学校,房屋占地较大,修建历史有好几百年了。抗战时为躲日机轰炸,渠县城女中还搬迁至此过。老一辈原叫其为“廖家大房子”。

当年,这里曾经生源很好,有几千人。教师虽少,教学却有一定特色,培养出的各种人才也不少。老学校大门有“为人民服务”几字,顶正中有一棵小桐子树,传说是小鸟衔种子来长成的,每年夏秋都要结几粒桐子。当年学校教学质量较好,有一定名气。老人们说,这棵树每年结几颗桐子,学校就要考上几个师范中专生或重点高中学生。如今学校旧房早就拆完了,这棵树也早不在了。学校建修漂亮了,面貌改观了,无奈学生却越来越少,仅百人左右。我的小学、初中大多是在这里度过的,见证了那个“学工学农学军”“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火红年代。接触了不少慈爱老师,受到了教育。从孩提开始,一点一滴学知识,分辨什么是美丑,学做人道理,很难忘怀。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老码头上行几步路还有一所村小,以前叫“上游大队小学”。原是学生较多的村小,最多时村小有近两百人。砖木结构教室,土操场,土垒起的舞台和讲台。那个年代里,这都不容易了,是举全村之力修成的。在文化生活不丰富的年代,这里举办了许多演电影、文艺宣传队演出等活动,儿时的我们来得相当多。在老一代人的“川戏”“木偶戏”过后,“看电影”、文艺宣传等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人年少时的最爱,常常是排除万难、呼朋引伴、翻上越岭、顶风冒雨四处“看电影”。这个地方演出最多,来得最多,记忆尤为深刻。现在没学生了,变成了“流江村”办公室所在地。

640?wx_fmt=jpeg

渠江几乎是年年都会涨水的,特大洪水也会不定期发生。有时数年不发,有时一年数发。只要洪水稍微偏大,渠江船只就要禁航。七八十年代,渠江上没有一座桥,襄渝铁路是途经川东的唯一铁路线,渠县火车站四方八面涌来的客流较大。一遇涨大水,大量客人渡不了江,滞留在渠江两边。当年,凡遇涨大水时候,渠江东岸造船厂、砂砖厂、菜场、农场等民房都会挤满临时客人,稀饭等食品翻倍价卖都会被抢光。

640?wx_fmt=jpeg

几十年来,除“五二年洪水”“七五年洪水”外,大洪水多达十多次。近年的9•5洪灾”7•8洪灾”“9•18洪灾”一次记录超过一次。两岸百姓都总结有一套防洪抗灾的经验。“9•18洪灾”等大灾,财产损失巨大。政府几乎每年都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防灾抗灾”。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在“七五年洪水”时,老码头一位姓毛的二十左右年轻人到河边捞“苲浪子”,想把水中的一棵大黄果树拉住,结果被洪水卷走,多日无音讯。大家都以为他淹死了,准备料理后事。十多天过后他却奇迹般回来了,他是始终抓住不松开大树,在奄奄一息之际,被广安河边的一个老船工发现而救起,捡回一命。其一生不忘救命恩人,传为奇迹。


如今,稀饭县变了,老码头消失了,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也留下了无限的回忆。常萌生感慨,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感谢伟大的变革,感谢伟大的时代。(完)

注:文章属作者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相关阅读:改革开放四十年,“稀饭县”老码头记忆——(上篇)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发表于 2018-12-2 15: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作者文中所说的渠北中心学校,请问是现在的渠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5: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从前一坐桥都没得,到现在的四桥,渠县的发展作者都是亲眼见证了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6:5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笔者此篇文章可以堪称渠县“史记”,笔者见证了从一个稀饭县的渠县到新时代的渠县的变迁,可见笔者对渠县的热爱,对过往的眷顾,对未来的憧憬。“不忘初心”习主席就是号召大家要不忘过去,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朝气蓬勃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创造更好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6:5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送出鲜花x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7:0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送出比心x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7:0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送出鲜花x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7: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没得一定的年纪,真的是读不出这篇文章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7:3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送出比心x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7:4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