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至6月2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国太率队的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方言口传文化集·四川”课题组来到渠县,对川东北方言口传文化进行田野调查、实地采录。
渠县文联高度重视本次采集工作,文联主席徐励全、副主席石秀容介绍了宕渠竹枝歌、巴渝舞、渠县耍锣鼓等地方文化,县民协会长陈科介绍了渠县民间语言、民间歌谣、民间方言故事、非遗文化的抢救、收集、整理情况。县民俗文化协会、县园丁艺术协会、县音乐家协会配合课题组圆满完成了方言故事、地方俗语、民歌民谣的采录工作,县职专校长王松柏为本次采录做了大量工作。
“中国方言口传文化集·四川”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二期重大专项课题。四川作为方言口传文化的全国性试点省份,共设置了十一个调查点,其中渠县因其方言的独特性和地方文化的丰富性成为川东北方言口传文化三个代表性采录点之一。
这次,课题组采录了卢贵清讲述的方言故事《打烂帐》《犟拐拐》《打黄骗》,王松柏、熊明建演诵的百余条渠县地方俗语,还采录了由园丁艺协乐队伴奏,肖兴谋、唐绪平、王玉春分别演唱的《咂酒罐》《担担面》《根根糖》三首本土原创民歌。课题组对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表现出极大兴趣。这些采集的内容,最终将汇入中国语言保护工程的地方标志性成果——《中国方言口传文化集·四川》(五卷本),成为西南地区方言口传文化的样本。 县民俗文化协会还向课题组赠送了《渠县民间语言》、《宕渠印记》(渠县地名故事)、《渠县民间歌谣集》等书籍资料。 (明建、阿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