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央媒看四川|成都乡村旅游告别“农家乐”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成都崇州五星村举办的花海寻宝活动 崇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乡村旅游规模效应日益凸显,全市接待乡村旅游游客占全市旅游总人数近50%,实现乡村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近20%。为推动乡村旅游再升级,成都市近日发布《营造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推出100个以上特色鲜明的乡村消费新场景,培育十大乡村旅游特色标杆项目,全力释放乡村旅游消费潜力。

《方案》诸多创新举措成为亮点,其中,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引人关注。《方案》提出,成都将首创“剧本杀+田园野趣”“民俗表演+非遗工坊”等跨界玩法,通过“沉浸式体验+在地化消费”双轮驱动,为乡村产业振兴开辟“流量变现”新路径。同时,以崇州竹艺村非遗传承创新、蒲江铁牛村农商文旅融合为典型案例,建立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体系,通过经验输出机制推动“一村一品”向“一域一特色”升级。

“当前成都乡村文旅发展面临的核心课题已从‘流量导入’转向‘价值转化’。”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的乡村旅游已成为带动成都市旅游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部分。但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游客需求已从单纯观光向沉浸式文化体验、品质化服务迭代,传统业态存在的体验同质化、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流量变现效率。《方案》的出台正是通过构建“文化赋能+场景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中实现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

丰富活动供给也成为成都乡村旅游横向拓展、打开新局面的重要举措。《方案》提出,将以“乡约成都,游购乡村”为主题,策划实施成都乡村文旅农商体展主题活动,定期发布游玩攻略。依托“乡村运动会”,支持举办“村BA”“村超”“村跑”等文旅体融合创新赛事。同时,积极引入和举办乡村旅游主题展会展览,支持乡村特色产品展、非遗展、乡村艺术展,鼓励发展非遗市集、文创市集、农贸市集等消费业态,带动乡村文化传播、展示,促进乡村旅游消费。

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在成都市温江区金温江博览园,以“跟着春糖游乡村 立园满园促消费”为主题的成都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串联成都市多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消费新场景,将农业科普、田园体验与美食文化结合,为市民春游提供了“一站式”指南,带动周边消费增长超30%。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方案》创新乡村资产盘活利用机制,提出乡村地区规划控制的存量建设用地将优先用于保障乡村文旅项目,并支持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保障文旅项目落地,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对此,四川旅游学院文旅传媒研究院执行院长晋超表示,《方案》的突破性意义远超预期,“这相当于给乡村配套建设松了绑”。

《方案》还呈现了一系列配套服务。例如,出台《天府乡村风景旅游廊道规划建设指引》,以高品质乡村旅游道路串联乡村景点,以高质量廊道绘就和美乡村实景,推动天府乡村旅游区域化、连片化、集约化发展。人才方面,支持乡村旅游带头人、下乡返乡创业人才开办乡村旅游合作社。首创“乡村CEO”培育计划,计划三年内培养千名农村电商主播。

聚焦文旅融合创新路径,《方案》也着力推动成都乡村旅游由传统农家乐模式向沉浸式消费场景演进,打造具有在地文化特质的体验空间。如依托5条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打造成都平原经济区乡村休闲旅游带——西部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县(市、区)将结合“大美田园”“蜀山乡韵”度假带,突出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资源。天府新区、东部新区等东南部区域,则依托“天府农耕”“山水乡旅”“秀湖云田”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打造乡村运动旅游带等。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