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全国首座!中国古文字博物馆·东方汉字博物馆正式开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首创“汉字川剧变脸”表演、二十四位童声吟唱《千字文》《百家姓》《礼运大同篇》《中华好家风》等国学经典表演、汉字主题舞蹈、“云览华夏字库”沉浸式体验……3月30日,经过近五年的筹备建设,中国古文字博物馆·东方汉字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开馆盛典在成都举行。作为中国首座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拥有以古文字和汉字为主题的藏品 2000 余件。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承载着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基因。翻开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仰韶文化的黄河文明、良渚文化的长江文明,到红山文化的象形文字,以及远古时期的三星堆、古蜀金沙文化起源。从符号到象形文字,从仓颉造字到今天的汉字,近4000年的殷墟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秦代统一文字的篆书到汉代的隶书,再到西夏文、契丹文,唐宋之后的楷书、行书、草书、魏碑等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

博物馆中,展品实物主要有刻有甲骨文的龟甲、碑刻、石刻、高古玉器、书卷、漆器、酒器、石器、匾额、雕版、宝剑和历代名家篆刻(印章)以及历代名家拓片等。核心展陈即以汉字载体与形态的演变为线索,系统性梳理中华文明进程。

史前至商周时期,三星堆遗址骨刻符号、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彩陶刻符等早期文字雏形,以及殷墟甲骨文等成熟文字体系,展现出汉字最初的形态。秦汉至唐宋时期,简牍、帛书、碑刻、雕版等不同载体的汉字书写形态,则揭示汉字在政治、文化传播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希望讲好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通过汉字的音、形、意以及相关展品的互动体验,让观众真正领略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东方汉字博物馆馆长玲珑在采访中表示。

记者了解到,自博物馆筹建以来,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机构、收藏家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博物馆捐赠藏品共计1200余件,并提供大量的文史资料和实物,为博物馆建设作出贡献。

“社会各界捐赠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对文化传承的热忱。这些文物将助力博物馆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东方汉字博物馆创始人、中国古文字博物馆馆长、著名军旅书法家谭文贵表示:“博物馆将肩负起社会责任,以传承文明火种为使命,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国际传播,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