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李渡镇高度重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将其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聚力“选育管用”全链条出实招,着力锻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力量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和村(社区)换届工作提供坚强组织和人才保障。 在后备力量选育上,坚持拓宽视野,精准聚焦。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确保把最优秀、最合适的人选找出来。按照“一人一档”,建立培养对象台账和动态管理机制,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对不适宜、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出库并择优补充。截止目前,全镇共动态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3人,较2024年底新增6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6%,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通过送经验、拓视野、压担子“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聚力提升后备力量一线攻坚能力。一方面按照“理论辅导+现场研学+经验分享”的教学模式,对后备力量进行全覆盖轮训,全面增强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针对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选,开展专题会议4次,培训近100人次,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建立“1+1”导师帮带机制,由1名乡镇驻村领导结对帮带1名后备力量,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及时给帮带对象“压担子、交任务”,帮助后备力量快速熟悉村情事务、掌握业务技能、打牢群众基础。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表现优秀、群众公认、人岗相适的村级后备力量选任到村“两委”班子中,切实让村级干部队伍有序衔接。按照现任村干部分工和新“入队”人员性格特点、优势特长进行“1+N”组合,对应设置集体经济发展、应急处突、信访纠纷等“实践锻炼岗”20余个,按照“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思路,合理安排后党组织书记备力量在基层一线经风雨、强素质。来源:李渡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