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别让歪风吹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0 12: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图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经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此次学习教育于2025年全国两会后启动、7月底前基本结束。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没有休止符。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既需要常抓不懈、始终坚持,也需要再动员、再冲锋。此次学习教育,一方面延续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的系统性实践和制度性成果,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另一方面也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旨在以新思考、新作为回应新情况。


图片

图片

作风建设,长期性与阶段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是辩证统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其后,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这是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其中,有目标设定也有方法论指引。而开展专项的学习教育,就是其方法论的内在一环。

常学常新、以学促改,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的可靠路径。“学”是起点,也是前提。这里面的“学”,不只是“应知应会”,更是“自我代入”。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就此而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反躬自省、自我检视的过程。现实中,总有些单位、个人自我感觉良好,自视冰清玉洁、自恃不沾“四风”,其到底是“自身够硬”,还是迷之自信?再学习、再对照,方可见分晓。

中央八项规定,历来就是从严、从实的。可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在执行层面大搞变通,对于规定的理解出现了从松、从虚的迹象。这背后的成因很复杂,但大体都是心态作祟,或是认为“大功告成”,能喘口气、歇歇脚了;或是心存侥幸,感觉“风头已过”,可以高枕无忧了。基层场景下,某些党员干部放松了警惕、降低了标准,对于某些明显有违八项规定精神的做法,大搞自欺欺人的自我辩解、自我合理化。凡此种种不良苗头,必须露头就打。

规则,只有被真正敬畏、被严格遵从,才可构成足够的威慑力、约束力。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无疑是进一步捍卫规则权威的应然之举。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近年来,中央八项规定成为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作风建设成效显著。当然也得看到,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直面新课题、因应新局面、确立新范式,此次学习教育,可谓提纲挈领、承前启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也是对“规定”内涵的再丰富、外延的再拓展。诚如各方所反馈的,“四风”出现了新的样式、新的变种。有些吃吃喝喝转入地下、学会了“反侦查”,有些违规配车、大兴楼堂馆所愈加巧立名目,还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医美、健身“自己消费,服务对象买单”,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烈火烧不尽;与此同时,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指标膨胀、频繁检查等同样引得怨声载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吹又生。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就是要第一时间对一些“蚕食规则”“试探底线”的危险做法以当头棒喝。事实上,当下一些新出现的不良苗头,只要抓早抓小、抓出典型,及时描深红线、划出禁区,就能建规立矩、以儆效尤。“小切口”推动“大变局”,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是如此。作风建设,往往就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小事、小节抓起,涵养大德、大治。

图片

作风建设,不可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侥幸,而必须有锲而不舍的恒心,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传递出强烈信号:坚持严的基调毫不动摇,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责无旁贷,都当参与其中。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相信,好的作风,必可成为干事创业最有力的托举、最可靠的依凭。

图片


本期话题

培养好作风,怎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蒋璟璟

编辑/梁庆 责编/谢梦 马艳琳 审核/姜明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