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春天已来到成都平原。春茶,是这个季节最欢快的信使。在邛崃、蒲江的一座座茶园中,背着背篓的茶农开始了采茶之旅。
相对于那些去茶山拍照打卡的游客,这采茶的场景才是春天真正的序幕。在被誉为“万担茶乡”的邛崃,春天的气息总是伴随着第一缕茶香悄然而至。与春天相遇,便是与春茶的美丽邂逅。

茶园,承载的不仅是浓郁的茶香,更是四川人生活方式的缩影。趁着嫩芽初上枝头,人们并非赶时髦打卡,而是为着一缕茶香而来。
“岭上有花楸,楸间种绿茶,茶水泡天下。”邛崃花楸山的茶园古朴而静谧。站在康熙御赐的“天下第一圃”前,历史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这里曾是邛州十八圃之一,如今成了唯一的留存。数百年前,花楸村的茶农将新鲜采摘的茶叶细心加工,秒变成了带有春天气息的佳茗,并由此走向宫廷,成为一方珍品,这才有了康熙的御笔题字。站在这题字旁,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风华。
在茶园里忙碌的茶农,将一片片树叶升华为一杯杯香茗,这便有了茶叶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是当下乡村振兴的山间缩影,浸润在浓浓的茶文化里。
这里的茶园依山而建,看似凌乱,却各自拥有独立的空间。茶树并不是大片种植,产量虽然没有那么高,但因得自然风月的滋养,茶味别具一格。采摘的茶叶经过晾晒之后,工人很快进行加工。制茶工艺上虽无特别之处,却保留了春茶的鲜爽。
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无需诗人题写什么诗句,茶本身就是一首美妙绝伦的诗,在这个春天里摇曳生姿。一如茶叶在杯中沉浮,那种曼妙的身姿,给人无尽遐想。

成都古树名木众多,作为茶叶的重要产地,是否也有古茶树的存在?据成都的一位植物专家介绍,邛崃花楸山还藏着一片古茶树群。这个信息让人有些意外,在大众印象中,这里似乎只有成片的茶园,鲜见古茶树的身影。
这个春天,不妨开启一次寻访古茶树之旅。花楸山的山路依旧蜿蜒,茶园中的茶农比往日更加忙碌。他们趁着晴好的天气,采摘嫩芽、精心制茶,只为第一时间将春意奉献给茶客们。
在“天下第一圃”下方不远处,几棵古茶树静静挺立。其中一株宋代茶树,树龄已有1000多年,被称为“宋代茶王”。这株茶树或将颠覆人们对古茶树的印象——与云南高耸挺拔的古茶树不同,它的树冠呈扇形,枝头长满了绿叶,乍看上去并不起眼。然而,正是这株茶树见证了千年的风霜雨雪。据当地村民介绍,花楸村中百年以上的老茶树有上千株,但千年以上的,仅此一株。
这株“宋代茶王”,可谓是成都茶叶生产的历史见证。岁月流转,茶农换了一代又一代,而茶却始终滋润着这一方天地。从昔日的贡茶到今日人人可品的佳茗,这并非身份的降格,而是茶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身着汉服的游客在茶园体验采茶 摄影/C视觉 何海洋

一杯好茶,需细细品味;春天的美好,也需用心去感受。
清晨,茶园还未完全苏醒,远处的竹林在薄雾中显得有些朦胧,偶尔传来的鸟叫声打破了这片宁静。朴素而简约的民宿,隐于茶园、竹林之中,让人恍然有走进“桃花源”的错觉。与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品尝春茶,抬头望见连绵茶山,诗意便在不经意间流淌开来。
聊茶山发展、谈乡村振兴,从无到有,花楸山渐渐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乡村的繁荣,离不开那些对乡村有情怀的追梦人。
当天色渐亮,远远近近的茶树、房舍、竹林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山间升起的炊烟勾勒出一幅乡村生活的新画卷。这是记忆中的乡村,也是正在振兴的乡村。
“不错,又是一个采茶天。”对茶农来说,这不仅是采茶的季节,更是丰收的季节。“今年的茶,比去年好一些。”与茶农攀谈时,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仿佛让人看见一杯春茶在跳舞。
在成都平原,春茶的香气不仅弥漫在花楸山,也在青城山、峨眉山、蒙顶山间流转。茶香袅袅,乡情悠悠,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每一步都写满了希望。

川茶,你最爱哪一款?让你心仪的原因是什么?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朱晓剑
编辑/郭书琼 梁庆 责编/谢梦 马艳琳 审核/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