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3月12日,成都市《营造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到2027年,成都将打造100个以上特色鲜明的乡村消费新场景,培育10大乡村旅游特色标杆项目。通过整合“五廊三带”空间布局,即打造成都平原经济区乡村休闲旅游带、龙门山乡村度假旅游带、龙泉山乡村运动休闲带,形成覆盖全域的乡村旅游体系,推动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向沉浸体验升级。

周末游从此告别农家乐“老三样”,这些新玩法才叫"卷"。首创“剧本杀+田园野趣”“民俗表演+非遗工坊”等跨界玩法,通过“沉浸式体验+在地化消费”双轮驱动,为乡村产业振兴开辟了“流量变现”新路径。以崇州竹艺村非遗传承创新、蒲江铁牛村农商文旅融合为典型案例,建立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体系,通过经验输出机制推动“一村一品”向“一域一特色”升级;探索推出“设施用地5%弹性政策”,为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供空间保障;彭州旅游民宿“一站式联审联评”模式将实现标准化复制。

在配套服务方面,“天府乡村风景旅游廊道”建设将以交旅融合为引擎赋能,以高品质乡村旅游道路串联乡村景点,以高质量廊道绘就和美乡村实景,推动天府乡村旅游区域化、连片化、集约化发展;首创“乡村CEO”培育计划,三年内培养千名农村电商主播。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推进文旅农商体展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非遗文博、艺术演艺等乡村特色文旅新业态,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兴农、以农促旅、农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市接待乡村游客占全市旅游总人数近50%;实现乡村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近20%。乡村旅游已成为带动全市旅游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部分。已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12个,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消费新业态也不断涌现,全市“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298家,A级林盘景区136家;星级农家乐/星级乡村酒店217家。培育了明月村、竹艺村、龙门山·柒村等一批以乡村旅游研学旅游、非遗体验、民宿度假等新业态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新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