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记者的荣光,终究由每一篇作品照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8 15: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图片

唯有抵达方可看见,唯有追问方有回响。来来往往,匆匆忙忙。他们是提问人、发现者、记录者,总是好奇满满,总在沉吟思考,总能满腹文章。一群名曰记者的人,在今天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2024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将一个日子命名为一个节日,用一个节日致敬一个职业,这是国家给予新闻工作者的莫大荣光。由信息而成新闻,记者群体扮演了关键角色。关于“记者与新闻”,多元化的声音从来不缺。新的语境下,记者节原本的价值设定之外,更多了一份检视、思考、求索的厚重意涵。

图片

全民全域、 每时每刻都在生产信息的当下,记者的角色几经游移,又渐由模糊而清晰,再次找到了笃定的价值锚点。如果说记者一行有什么职业密码,那或许就是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深信不疑的意义感。

记者尽到本分,改变就总会发生。穿透暗影的人,内心常怀光明。“铁肩担道义”,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第3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舆论监督报道作品再次引发热议,其中每一篇皆掷地有声、爱憎分明。获奖作品《填坑?挖坑!》,记者深入一线、多方走访,通过耐心蹲守和拍摄,揭开了无良企业非法采矿8年之久以及当地执法部门“视而不见”“失职渎职”的重重内幕。暗访调查、主动曝光,加速了问题解决,助力守护生态安全。此外,还有《六问:河南南阳收割机为何无法下高速?》《350亿氢能项目假国企系列调查》等作品亦是如此。记者的不凡手笔,汇聚起叩问真相、向好向善的舆论合力。


记者恪守本心,信息便不会失准。这是一个资讯过剩的时代,又是一个新闻稀缺的时代。全球场域内,具备价值增量、能够拓展视域、增进见识的新闻越来越成为稀罕物,而与此同时,大量尾随式、复刻式与雷同化的新闻大行其道。量产新闻,粗制滥造的所谓 “新闻”,蚕食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手工艺品”般的精致和有价值。当越来越多新闻机构喊出“我们不一样”的口号,“传统”与“品控”重新成为可敬的个性。好的记者,为这一切赋予可能性。他们无论是固执的、朴拙的,还是柔软的、机敏的,总归有着共同的标签,那就是对真相的追寻、对信息的求证。


图片

记者在直升机上做直播 图据川观新闻


图片

这份责任,重若千钧。新闻是当下的投影,是历史的底稿。回到现场,回归对真实性和公共价值的坚守,始终恪守作为记者的职责使命、技术规范与职业道德。大道至简,最纯粹的新闻业务,铸造最优秀的记者。


未必要把谁照亮,但至少,要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不颓唐。牙买加“短跑女皇”奥蒂1997年8月3日在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百米决赛中,与冠军失之交臂,但她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彰显了奥运精神。新华社记者杨明满怀敬意,写下《梦碎雅典》,向世界定格下“无冕女皇”的激情与拼搏,也凸显出记者“无冕之王”的价值和情怀。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作为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十佳,他十年撑断数十根拐杖,走遍湖南省 122 个县市区,写下300多万字民生报道……记者,是一场漫长的求索。证道之旅,大道不孤。


于热辣滚烫间冷静思量,于众声喧哗里一锤定音。记者节的节点,何尝不是关于这一行业本职和本业、本领的又一次提醒。相较于以往,新闻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职业环境。有网红及其粉丝动辄“盖棺定论”,几近把这个行业“一棒子打死”;一些极端论调动辄大玩烂梗,惯于摆出一副怒其不争、悲天悯人的矫作之态,对新闻行业百般发难、极尽嘲讽。心有定见,行有所规,方可不为所困。对此类奇谈怪论,大可一笑置之。我们坚信,不存在什么“新闻已死”,有好记者,就有好新闻。让记者们昂首挺胸、坦坦荡荡地去履职,去追逐梦想、去发掘真相,这是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价值取向。


像勇士般阻击荒诞,记者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提升。新修订、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应当做好新闻媒体服务引导工作,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法律层面的力挺,让记者的脚步更加坚定。今年10月中旬举行的中国新媒体大会,同样信号意义拉满。在日常管理环节,支持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报道、定调发声,支持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让主流媒体“长牙齿”“有冲劲”。凡此种种,越发成为共识——好的环境,孕育好的新闻。


图片

图片

记者就是要呈现世界原本的样子。让单薄变得丰富,让复杂条分缕析,这是超越于“标签”“话题”“热搜”的完整性,是不止于只言片语、不迎合简单粗暴的立体宇宙。


“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重庆胖猫事件”等网络热点事件中,四川媒体及时发声,澄清了谬误;“硫磺熏枸杞”“罐车卸完煤制油装运食用油”等调查报道石破天惊,揭开了不为人知的暗面,媒体的舆论监督为守护食品安全汇聚起更多合力;而对“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等奇闻的大起底,记者们的追踪挖掘同样收获满满,“假与诈”被拆穿,荒唐幻灭,大快人心……这就是新闻的价值,这就是记者的能量。


媒体在哪里?专业记者在哪里?很多时候,热点事件迷雾重重、众说纷纭,信息混沌之际,总有不少网友向记者发问。这份信任的根基仍存,这份期许的热度仍在,那么“记者”二字,就会依旧挺立在天地间。大时代呼吁大记者,这种“大”,未必一定是“大作品”“大名气”“大IP”,而更多还是指向着更本源的素养,是不忘初心使命,是心怀远大理想,是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涵养大气魄、展现大气象。做一个真正的记者,不只是做好一份工作,更是守护一份价值,捍卫一份梦想。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范长江曾说:“抱负、理想,不是个人主义,这是我们的国家、广大群众所要求希望于记者的。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图片

积水过胸,坚守在一线的记者 图据川观新闻


万山磅礴来眼底,百舸争流写华章。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的时代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记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记者的荣光,终究要由每一篇作品来照亮。


图片



本期话题

记者,在你眼中是什么样的?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 蒋璟璟 吴德玉

编辑/马艳琳 梁庆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4-11-8 20:3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厉害了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9 08:5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作品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