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惊全国的孙小果案中,有一位无名“小官”坚守住了底线,他是谁
历史如梦令
2023-9-7 00:05 · 来自福建
能干大事的人固然稀罕,但和平盛世下,更多时候却是小人物、小角色派上了用场。这里边,尤数能一直坚守底线做好“小事”的人最是可贵。震惊全国的孙小果案中,何绍平就是这样一个能坚守底线的小人物。
他被称作是“孙小果案”中,司法的最后颜面。
“孙小果案”的经过
孙小果来自云南昆明,有过部队服役、武警学校学习的经历。这样一个人,很难把他和黑恶势力联系到一起,但事实就是,骨子里恶的人总会创造作恶的机会。
1994年,刚刚从部队退伍的孙小果就伙同几个社会人员侵犯了两名女青年,从此在性犯罪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孙小果的恶迹很快被发现,相关司法部门依法对他做出逮捕的决定。但奇怪的是,孙小果一直没有被收监,哪怕后来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他也依旧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只办理了一个“保外就医”,便恢复了自由。
这样的“宽容”滋长了他的更多的恶念。1997年,孙小果再次向无辜妇女伸出了邪恶之手,并且多次在公众场合带走妇女,甚至聚众实施犯罪行为。
孙小果有这样的底气,还因为他背后有一个黑恶势力团伙。受害妇女的亲友想要讨说法,或者依法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均被殴打、侮辱。新的受害者的伤情经法医鉴定,几乎都是重伤。
这些行为实在是恶劣至极。孙小果一案也很快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次年,昆明市中院就受理了这些案件,孙小果被依法判处死刑。
但这样的结果很快发生了变化。
1999年,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二审中修改判决结果,孙小果只被判处了死缓。2007年,因孙小果“申请了发明专利”,案件突然启动再审,孙小果再次获得减刑,只需服刑20年便可无罪释放。
这样的司法“奇迹”发生在孙小果身上,就产生了一种诡异之感。要知道,孙小果可是一个初中毕业,课业向来不过关,且从未有过科研经历的邪恶的罪犯,入狱不过几年,他就突然成了一个发明天才?
孙小果到底有何背景,值得这些司法人员给他“开绿灯”?
无名“小官”的坚守
孙小果一案经历了多番变故,在一些有心人的遮掩下,社会大众皆都被蒙在鼓里,没能得知其中的诡谲。但一个无名“小官”身在其中,却切实地感受到了恶心、愤怒和无力等复杂的情绪。
他就是何绍平,当时云南省第一监狱的纪委书记。
孙小果刚入狱时,进的就是何绍平所在的云南省第一监狱。但后来,孙小果却突然经过一些手续,转到了第二监狱,之后才传出了他“发明专利”的消息。
孙小果及其背后之人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目的就是为了避开何绍平。
原来,孙小果有底气涉黑,有底气侵犯妇女,是因为他有一个在昆明当民警的生母,和一个在昆明当过公安分局副局长和区城管局局长的继父。他们虽然官职不高,但很擅长“做人”,发展有许多人脉。
哪怕是当时云南的省长、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院长、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的政委等等司法人员,都和他们是“好哥们”。这些人都在孙小果被收监后发挥了作用,帮他两次减刑“开了绿灯”。
在这些司法人员几乎全线沦陷的时候,只有何绍平“死活不松口”!
他是孙小果一行人遇上的“有史以来第一个钉子”。不管孙小果的继父托了多少人来给他“打招呼”,哪怕还喊来了他的上级,他都不愿意给孙小果这样的恶人“行方便”,始终坚持原则,不让孙小果减刑。
就是因为买不通他,孙小果才被安排转狱,在转狱后才开始“发明”、“减刑”一流程。
也因此,等到全国扫黑办派出大要案督办组进驻昆明督办“孙小果案”后,孙小果被执行死刑,一连串司法人员也被追究了责任,只有何绍平平安无事,成了“孙小果案”中司法的最后颜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