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省十二次党代会巡礼 四川农村日报整版推介渠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8 14: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微信截图_20220528101939.png
微信截图_20220528102215.png

渠县 争创玉豆套种第一县 攻坚克难 再挑重担

微信图片_20220528102109.jpg

玉米列队迎大豆    受访者供图


□宇君
  5月9日,王卫兵驾车驶过渠县保和村蜿蜒的乡村小径,停在一片视野极好、能俯瞰百亩连片玉米新芽的小坡。油菜刚收割的特殊气味还没散尽,这批春玉米已经冒到这位渠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肥料股股长膝盖高度,这让他心情很愉悦。
  今年,在全县 37 个乡镇(街道)集中连片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带动全县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万亩的任务,成了渠县上上下下的重点工作。22万亩,任务之重,属全省之最。那么,渠县何以肩挑如此重任?
  说起粮食生产,绕不开渠县引以为傲的“第一”:四川省水稻面积第一县。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万亩的任务完成后,渠县将迎来第二个可引以为傲的“第一”:四川省玉豆套种面积第一县。前景可展可喜,任务具体实施依然艰辛重重。渠县如何“拆招”?
  拆招一
“腾笼换鸟”换地换人
  从王卫兵的叙述中笔者得知,保和村这片绿意融融的土地,1个月前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之所以撂荒,是因为村里劳动力年龄偏大,无力耕作。
  此地34公里外,董家坝占地7000亩的玉米大豆制繁基地一隅,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人员司腾飞刚操作无人机,为7000亩玉豆种苗进行封闭式除草。这个制繁基地大部分土地,2个月前还是备受黄脉病威胁困扰、几近毁园的低效柠檬园。
  闲田变忙田,低效经果林变制种产业园,这是渠县使出的一招“腾笼换鸟”。为了严守耕地红线、让玉豆有地可落,渠县出台了《耕地撂荒治理确保粮食安全十条措施》,累计整治撂荒地5.1万亩,腾退低效经果林6000余亩,挖掘岗坡地、四荒地等潜力6万亩。
  这些地谁来种?答案是引进业主。渠县37个乡镇先后引进央企融通集团、四川帮豪、国沃农业等龙头企业,以及种粮大户、专合社、家庭农场业主,以土地流转形式入驻各地,推广“玉+豆、果+豆、林+豆、埂+豆”种植模式。经营主体壮大了,22万亩玉豆套种任务也分解落实、化整为零。
  拆招二
从买种到制种的跨越
  “玉米站列子,空行套豆子,增收要票子。”这是今日渠县玉豆种植户口中念叨的绕口令。列子,指成行成列的玉米;待地里陆续点下大豆,种植户丰收可期。
  耕播未动,种子先行。要扩种大豆玉米,种苗“卡脖子”的缺口成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上述提到的7000亩玉米大豆制繁基地,就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引进业主四川帮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设立建造的。
  该企业副总经理叶永茂介绍,背靠科研专家团队——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团队,渠县搭建起院士科创中心,不仅开展水稻“种芯片”技术攻关,建成水稻育种基地1000亩,还开展了大豆、玉米优质良种研发。“借力7000亩玉米大豆制繁基地,能满足140万亩玉米、20万亩大豆的大田生产用种,渠县基本实现了从‘买种’向‘制种’的历史性跨越。”王卫兵自豪地告诉笔者,通过2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增种大豆12万亩,预计增产大豆1.2万吨、实现产值约0.8亿元。
  拆招三
村村都有了示范点
  立夏已过,大豆高产竞赛的浪潮也在各地翻涌。四川分赛场上的“热门选手”渠县,应赛态度如何?
  “必须参加!而且全县300余村,村村都要有示范点参加。”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夏冬一番话掷地有声,底气来源于正有条不紊执行的《渠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攻坚行动方案》。
  翻开该方案,从第12页至第 22 页,整整 10 页印着 331名农技员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他们来自渠县不同乡、镇、村,都是达州市“千名农技人员进万家战春耕助力大豆生产”专项行动的参与者,数量占据全市三分之一,确保每个村都能得到技术指导。他们累计开展技术培训指导12.8万人次,为确保“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打通任务执行“最后一公里”拉起坚实防线。
  由于以百亩方为基本单元,每村都有连片土地的渠县拟建成 200 亩以上村(社区)示范田380个以上,喊出“村村参赛”的霸气口号。竞赛追求高产,要求大豆净作亩产达到250公斤,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亩产不低于 130 公斤、带状套作大豆亩产不低于150公斤。“还将重点围绕渠江和 318 国道、南大梁高速、达成铁路等流域轴线,建成万亩示范区 2 个、2000 亩以 上 县 级 示 范 区 11 个 、1000 亩以上乡(镇)示范片26个以上。”在李夏冬的展望里,玉豆将成为渠县最好的“形象大使”,渠县也将成为丘陵地区粮油作物生产典范,为全川丘陵粮油作物生产区提供可复制经验。



四川水稻面积第一县谋求精彩嬗变
微信图片_20220528141626.jpg

渠县优质稻现代农业园区  插秧忙


□宇君 文/图
  鹭舞人插秧,笑声阵阵扬。这是5月10日,笔者走进渠县有庆镇的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观赏到的初夏农忙美景图。在渠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和农业园区股股长杨启卫指引下,笔者陆续经过水稻旱育秧移栽、机械育插秧、淹水直播、稻—油轮作模式、稻鱼共生项目等高标准示范田,将渠县水稻的“n”种模式可能看了个“过瘾”。
  坐落华蓥山西麓的渠县因渠得名,300余条穿县而过的沟渠河流,让它成为秦巴绵延山区里一块别具一格的“梦里水乡”,也为让它成为坐拥62.5万亩水稻的全省水稻面积第一县奠定基础。
  农业园区,是擦亮这个“第一”金字招牌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渠县投入13亿元,培育现代农业园区21个,在各个园区内引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以及产业化联合体等业主形态,推行“大园区小业主”“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配套传统与智能农机装备,不断挖掘着水稻产业的更多可能性的同时,打造出“古賨贡米”“生态香米”“谢谢米”“水稻渠成”等一批享誉市场的中高端稻米品牌。
  强“芯”赋能,是解决种业“卡脖子”难关绕不开的话题。渠县携手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团队,搭建渠县院士科创中心,除建成水稻育种基地1000亩外,还配套建设基因检测实验室、无菌实验室、分子育种实验室,着力开展水稻制种研发、食用大米蛋白精深加工、应用前沿农业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目前,渠县年产大米蛋白8万吨加工园区加快建设中。
  杨启卫指着渠县优质稻现代农业园区大门正门牌匾旁三颗金色的星星告诉笔者,今年,该园区将朝着5星级省级农业园区发力,3颗星有望变成5颗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星星,仿佛无声见证着悠悠宕渠助力达州打造川渝粮仓、从农业大县到农业强县的精彩嬗变。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2-5-28 18:3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8 19:3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8 19:5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8 20:1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8 20:2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8 20:2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8 20:3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8 20:3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8 20:4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