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上。”3月6日,在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提出,要继续用改革的思维,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四川代表团的其他3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崔鹏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
在4位院士看来,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肠梗阻”,是推动形成更加良性循环的科研体系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一招”。
改革机制体制
破解科研成果“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
“结合四川的现实,首先要立足当下。”李家洋说,四川科研资源富集,但与沿海等发达地区以企业为主的科研创新格局不同,四川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这样的科研资源分布格局,导致科研成果“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即,“先转化、后奖励”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导致担心定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科研人员“不愿转”,各级管理干部“不敢转”;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低,造成“没有成熟成果可转”。
在4位院士看来,导致这些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市场相对脱节,以及现有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管理机制不灵活。“改革正当时。”贺泓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如何改革?李家洋和崔鹏建议,改革应基于四川特点和现实,将重点放在平台打造、创新科研项目考核和科技成果管理机制上。
平台打造上,主要是构建省级科研供需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构建省级科研供需平台,可以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能用最短时间实现供需对接,化解科技成果“不能转”;构建成果转化平台,重在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属分割、收益分配等后续服务问题,破解“不愿转”“不敢转”。
创新机制上,重在总结揭榜挂帅、赛马制等试点经验,扩大实施范围,激活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造积极性。进一步将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制度化、规范化,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更有奔头。
“还要摒弃地域思维。”李家洋说,“科研成果不管在哪里转化,都能带动一批产业、人才和资金向研发地聚集、靠拢。”
抢抓窗口期
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在川落地
在4位院士眼中,争取国家在四川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
“这两个平台的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和发展支撑力是最强的。”赵宪庚解释,此前,有北京、上海、深圳、合肥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实践来看,不仅带动了科研资源向当地聚集,还在当地形成科研单位与市场之间相对完善的联动体系。
以合肥为例,当地已初步形成以科大讯飞为代表、数百家科创企业和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实现合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成果就地转化、就地利用。仅2020年,合肥就有6家企业携带科研成果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中走出,登陆科创板。
“眼下有机遇,四川有实力。”4位院士认为,机遇有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这意味着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含金量再次提升,“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层面”;中央明确提出,要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为申请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提供了契机。
再看实力。赵宪庚表示,当前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西部地区的布局仍属空白。而放眼整个西部,四川综合科研实力首屈一指。
“特别是在核利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四川已具备国际影响力。”赵宪庚建议,四川应抓住机遇,整合自身科研资源,突出比较优势,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平台早日落户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