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而早些时候,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报也指出,一次较弱的拉尼娜事件可能在2021年晚些时候开始形成,并延续到第二年。 继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结束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将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即连续两年冬季发生“双峰型拉尼娜”。通常而言,受拉尼娜影响的冬季,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比较高。虽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但是现有数据证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那么何为拉尼娜?它和厄尔尼诺是什么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们可以影响全球气候呢?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诞生记 秘鲁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国家,由于秘鲁寒流是强大的上升性寒流,能够把海底的淤泥上泛到海面,从而给浮游生物带来营养物质,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又成为了鱼虾的饵料,使这里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 19世纪时,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渔民发现,每隔几年的10月到次年3月都会出现自北向南的暖流,使得秘鲁沿岸海水比正常时候偏暖很多,造成秘鲁渔场中喜欢冷水的鱼类大量死亡。由于这种情况在圣诞节前后最为严重,因此当地渔民称之为“小男孩”或“圣婴”,秘鲁渔场也因此成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源地。 厄尔尼诺发生时海表温度偏暖;拉尼娜发生时海表温度偏冷。 自然界的事物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有“小男孩”就会有“小女孩”。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水异常偏冷事件就被称为拉尼娜(西班牙语中“小女孩”之意),它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表温度高出常年平均值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这种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便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反之则是拉尼娜事件。 你方唱罢我登场 正常情况下,中东太平洋表面海水被太阳晒热后,会在向西的信风作用下吹向太平洋西部,使得暖水在西部堆积下沉,因此西部海平面要比东部高将近60厘米。暖水堆积也使得海盆西部气温较高、大气垂直上升。海盆东部海水被向西输运造成水体亏空后,会由下层的冷海水上升而填补,进而冷却海表,导致东太平洋气温较低、大气垂直下沉。因此在太平洋上空,形成西上东下、低空东风而高空西风的东西向闭合环流圈,被称作沃克环流。 当沃克环流变弱时,自东太平洋向西堆积的暖水变少,由于太平洋西部海水变冷、东部海水变暖,就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而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西部海水变得更暖、东部海水变得更冷,就形成了拉尼娜现象。与“小男孩”相比,“小女孩”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持续时间也较短,但二者又相互依存。当厄尔尼诺还在尽情展示着它的巨大威力时,拉尼娜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孕育,然后在厄尔尼诺消退后接替上场。 “小女孩”发脾气了 正常情况下赤道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而极地地区温度低,空气下沉,高空产生自北向南的风场。在地球旋转的作用下,由赤道向北极运动的风场不断右偏,在中纬度形成环绕地球一圈的西风带急流。极地的冷空气因此被西风急流牢牢束缚在北极圈附近。赤道和北极的温度差异越大,西风带就越强,对极地冷空气的束缚也就越强。 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地区变冷,如果遇上北极也异常增暖,那么赤道和北极的温度梯度就会减弱,使得西风带减弱,从而不能有效束缚极地冷空气。这样盘踞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就会频繁南下侵入中国(即发生寒潮事件),从而导致中国冬春季节的极端寒冷天气,而在其他地区则会伴随南方暖空气向北移动。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主要通过调整全球天气系统(即“大气桥”或“遥相关”),从而对千里之外的东亚、南亚、非洲、北美大陆上的国家和地区造成重大灾害性影响,如发生大暴雨、干旱、极端高温、严寒和超强热带气旋(或飓风)等。2020年12月底至2021年1月初,席卷全国的重大寒潮过程就被认为与拉尼娜状态有关,因为拉尼娜一旦达到一定强度就容易诱发寒潮事件。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尽管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却可以给千里乃至万里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影响。虽然科学家们在预报它们的发生时间和强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离全面掌握其演变规律还有很大差距,有待未来更多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