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今年3月,两名巡护员在雅安石棉县公益海区域拍摄到的两只求偶大熊猫,是放归的“淘淘”和“华妍”,这也是全国首次现场拍到两只放归大熊猫相互求偶行为。
9月2日,四川观察记者从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了解到,2024年3月,管护总站的巡护员黄豪和另一名同事在巡护过程中,偶遇了两只大熊猫,并拍摄下它们互相求偶的画面。为了不影响大熊猫求偶,巡护员们选择先离开,并于第二天再到现场来采集了它们的粪便。近日,管护总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朱玉东在分析2024年3月至7月于公益海区域所采集的大熊猫粪便样本实验数据后,通过微卫星DNA基因检测方式鉴定确认,视频中的雄性大熊猫为放归大熊猫“淘淘”,雌性大熊猫为放归大熊猫“华妍”。
管护总站还联合南京中医药大学朱立峰教授团队进一步通过相关激素研究发现,“淘淘”应激激素和睾酮水平都在300mg/g以上,“华妍”应激激素水平57mg/g,孕激素767mg/g,证明两只放归大熊猫均处于发情状态。
“淘淘”,雄性,现14岁,2012年10月11日在栗子坪保护区麻麻地放归(放归时2岁),至今已野外存活约12年,在栗子坪保护区大洪山、大林场、麻麻地、长坪子等地形成固定的活动区域。
“华妍”,雌性,现11岁,2016年10月20日与“张梦”同时在栗子坪保护区麻麻地放归(放归时3岁),至今已野外存活约8年,放归后主要活动在麻麻地、麻麻地沟、大林场一带。
“那肯定特别激动啊,保护区成立二十四年了,第一次现场拍到。证明它们已经具备了野性,能够交配,能够繁殖,能够求偶。对野化放归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进展、一个新的发现。”朱玉东介绍,之前多年的监测已证实了放归个体适应了野外环境后的健康生存,此次实验结果则进一步表明“淘淘”和“华妍”已融入当地种群,并参与交配繁殖,是大熊猫野化放归促进孤立小种群复壮这一探索取得的新的阶段性成效,进一步证明野化放归对维系大熊猫小种群永续发展和复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今后野化放归工作思路有重要启示。
据了解,在全国33个野生大熊猫局域种群中,有22个存在灭绝风险的孤立小种群。地处小相岭山系、位于雅安石棉县的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熊猫数量少、当地小种群遗传多样性低,成为了率先采取人工主动干预手段的地方,此次拍到“淘淘”和“华妍”的公益海区域正位于这里。
“现场拍到两只放归大熊猫相互求偶行为,说是全球首次也不为过。”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健威表示,目前栗子坪一共放归了8只经过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存活着的均已到达繁殖年龄。
目前我国已形成小相岭栗子坪、龙溪-虹口、大相岭共三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地。20多年来,先后成功野化并放归12只圈养大熊猫,存活10只,促进了小相岭和岷山南端的两个大熊猫小种群复壮。
对巡护员3月在公益海区域拍到两只大熊猫求偶,四川观察此前也做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