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聚焦省两会|5分钟,“氢”装上阵 | 四川,有新意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3 15: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微信图片_20250122182322.jpg

零排放、耐极温、只要5分钟就可增加数百公里续航,把这些词放到一辆新能源汽车上,你会想到什么?

答案就是——氢燃料电池汽车。

在全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其产业被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部分。四川历来被称为“绿电大省”,当前也正加快氢能产业布局。

试卷已给出,如何“氢”力冲刺作答?正值2025年四川省两会,跟随记者,听听省政协委员、成都壹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朋有何答案。

图片2.jpg

省政协委员、成都壹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朋

绿电大省催生不可或缺的氢能产业

2024年11月,《四川省产业新赛道重点领域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出炉,25条产业新赛道正式“亮相”。其中,人工智能、绿色氢能、生物技术、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及无人机被列为“主赛道”。

作为绿色氢能“赛道”的企业,初次听闻《指南》发布时,李红朋很激动。“我们已经专注氢燃料电池汽车底盘的投入和开发有近5年的时间了,有深刻的感受。氢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包括制储运加用,产业链完善还有很大的空间,发展绿色氢能对于优化和提升四川的产业结构都有很大的好处。”

四川素有“水电大省”支撑,大部分电力来源于水力发电,绿电丰富且获取成本低,同时基于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培养,人才储备充足,具备明显的新能源产业优势。看到这些吸引力,2018年,李红朋决定在成都创办成都壹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壹为”)。一个专注于新能源专用汽车,开展新能源定制化底盘及整车的研发和制造的企业,在成都郫都区扎了根。

图片3.jpg

成都壹为的氢燃料汽车底盘总装产线(成都壹为供图)

“近年来,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发展非常迅速。四川利用绿色电力制取氢能,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补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以“专用车”经验助推氢能汽车开进千家万户

走在成都的街头,大家一定见过正在收集垃圾的绿牌垃圾车,“避之不及”的绿牌洒水车。整个成都,大约30%的新能源专用车辆的底盘都“降生”于成都壹为的新能源专用车底盘产线。

据李红朋介绍,相较传统汽油和锂电池,氢的质量能量密度分别是汽油的3.2倍,是常规锂电池的200倍以上,所以从质量能量密度来看,氢燃料具备非常大的优势。氢燃料汽车不需要长时间充电,仅需快速加氢,且是真正做到了耐极温,零排放。“以乘用车为例,氢燃料电池汽车5分钟就可以加满6到8公斤液态氢,相当于携带了100到120kwh的电池,足够支持车辆达到800至1000公里续航,感受不被打断的速度与激情,但是现有技术条件下锂电池电动汽车至少需要充电半小时,续航也相对要少。”

截至目前,成都壹为已成功开发出4.5吨、9吨、10吨、12.5吨、18吨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底盘,改装车型涉及:压缩式垃圾车、洗扫车、洒水车、保温车等多种新能源专用车型,已在四川、河南、湖北、广东、山东、浙江等省投入运营,年均出口300台至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图片4.jpg

成都壹为的氢燃料专用汽车产品(成都壹为供图)

氢燃料电池车为何多运用于环卫、市政领域?李红朋也给出了解答,“因为昂贵的使用成本,是制约氢燃料汽车推广普及的关键。”氢燃料电池汽车要走进千家万户,需要从技术、成本、基础设施、市场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因此目前还在环卫市政等专用车等领域进行探索与应用。

李红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使用一公斤氢约花费40元,可转换成约15度电,平均每度电接近2.7元,但现在生活中新能源汽车充电平均每度电仅需1元钱,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一次性购买成本是同吨位的纯电动车型的2倍以上,所以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氢燃料汽车以政府主导推广运营的专用车为主,商用车则多采用租赁形式进行推广。”

图片5.jpg

使用了成都壹为氢燃料电池底盘的新能源专用车(成都壹为供图)

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四川将培育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补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短板。

“报告振奋人心,我备受鼓舞。”李红朋告诉记者,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关于金融怎么去助力四川新能源专用车发展的提案。“不管是新能源商用车还是专用车,我觉得都是中国汽车的崛起,是技术革新的崛起,是供应链的崛起,是整个新能源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

“未来,我们会持续深耕氢燃料电池汽车底盘的研发和制造,以期获得一些经验,让氢能汽车开进千家万户,为四川氢能产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李红朋笑着说道。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