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他皮肤黝黑、长相英武,厚实的肩膀给人一种踏实和安全的感觉。
走进苏拉王平的办公室,办公桌背后是一幅唐卡画像,墙的另一侧是一幅壮观的雪山图景,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份推动四川打造“山地运动强省”“南方冰雪强省”的提案。
苏拉王平,这个生长于四川黑水县雪山脚下的“放牛娃”,20多年间,和他的高山向导团队带领20余万人攀登了数百座雪山,更作为队长,带领15人团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并拍摄了国内首部记录攀登珠峰全过程的纪录片《珠峰队长》。
2019年带领队友成功登顶珠峰的川藏队登山队队长苏拉王平发言(2021年10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如今的苏拉王平,又多了一个身份——四川省人大代表,致力于四川山地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对着墙上的雪山图,苏拉王平说:“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里一定要有座大山。”
一份承诺 一生坚守
苏拉王平出生于四川黑水县德石窝村八家寨。“八家寨”得名于这里仅有8户人家,与他们做伴的,是壮美秀丽的三奥雪山。
山寨里的孩子们很小就成了“放牛娃”,几乎没有正儿八经上过学。幸运的是,9岁那一年,正在山里放牛的苏拉王平被父亲带去县城读书,一直读到中专毕业。不出意外的话,他即将被分配到水电站,这是一份令其他小伙伴羡慕不已的工作。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在老家等待工作分配的那段时间,国内优秀攀登者孙斌、次落、马一桦等人来到三奥雪山进行登山考察。因为读过书容易跟外来人沟通,且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熟悉地形又有着不错的体能,苏拉王平自然成为了这支队伍所聘请的30名“挑夫”之一。高山帐篷、睡袋、路绳……这些之前从未见过的登山装备和从未接触过的登山技术,仿佛为年轻的苏拉王平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登山便在他的心里深深地扎了根。
两个月后,马一桦在成都的商业登山公司向苏拉王平抛来了橄榄枝——作为高山向导协助客户攀登雪山。一边是家乡小伙伴梦寐以求的正式工作,一边是完全陌生和未知的世界,23岁的青年稍加思索,就背着背包,怀揣赤忱,走出了大山。
“那两年我收获很大,系统学习了很多攀登技术和技巧,积累了许多经验。”苏拉王平说,“有一天,我想到跟我一起长大的那帮兄弟都擅长做这件事,我一定要带他们走出来。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成立登山服务公司。”
2003年10月,仅有7个人的川藏高山向导协作队成立了。然而一开始的路无比艰难,没有客户,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管理经验,仅有的几套装备破烂陈旧……创业初期的苏拉王平长期混迹于朋友家的阳台、15块钱青年旅社的床铺。前六年时间里,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我无数次想过放弃,但只能咬牙坚持,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没有退路。”苏拉王平说,“没有名气,那我们就去登那些难度大的、别人登不上去的山;当有游客被困在山里,我们义务组织救援队参与救援,争取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
经过多年发展和不懈努力,川藏队如今已成为国内颇具名气和影响力的登山服务公司,从只有7个人发展到拥有55个持证高山专业向导,累计帮助了超过20万人攀登数百座雪山,且无一例重大安全事故。“国内目前约有500人登顶珠峰,其中一大半曾接受我们的服务。”苏拉王平骄傲地笑着说。
据了解,目前川藏队的大部分高山向导是来自黑水县的藏族小伙。“我希望他们走出大山,又留在大山,更好地‘靠山吃山’。”
更让苏拉王平欣慰的是,队员们的思想观念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喜欢登山的人大多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生活阅历,和他们长时间相处,队员的改变也很大。说实话,对于我们这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出去务工大多也是从事一些较为初级的体力劳动,现在从事自己擅长且有意义的工作,人生也更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一部电影 梦圆珠峰
作为一名攀登者,梦想里不可或缺的是什么?一定是登顶一次珠峰——这座海拔8848米的地球最高峰。“其实以我个人的技术和能力,攀登珠峰应该可以更早实现,但我更渴望的是以队长身份带队登顶,而且要用镜头将全过程记录下来。”苏拉王平说。
念头一旦萌生便似滔滔江水。从2014年开始,苏拉王平开始筹备攀登珠峰和电影拍摄,为了激励自己和团队完成攀登世界最高峰的梦想,这个执着的男人竟想尽各种办法,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车牌尾号都变成了“8848”。
然而要想在零下数十摄氏度的珠峰完成全实景拍摄,难度可想而知。谁来拍?这无疑是最重要也最困难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将专业的摄影师变成登山高手,那就只能将高山向导培养成高山摄影师。”苏拉王平说,他和队友罗日甲最初尝试用小DV在每次攀登中进行拍摄,而老师就是国外的一些优秀攀登纪录片、探险纪录片。每次拍摄完成后,会继续观摩各种拍摄手法和镜头语言,边学习边实践。通过不断的摸索,目前川藏队已培养出近10名能在高海拔雪山上边攀登边拍摄的队员,其中还有3名无人机航拍手。
2019年5月,由8名登山队员和川藏队7名高山摄影师组成的珠峰登山队+珠峰攀登纪录片摄制组,避开珠峰大堵车,在经历前后40多天的艰难攀登后,于5月15日全员成功登顶并安全返回,成为当年全球第一支登顶珠峰的队伍。
“我永远记得队长对我的救命之恩。”回忆起那次经历,既是高山向导又是摄影师的泽勇眼眶红了。“珠峰之行,我和队长负责收尾,以保证全员的安全,因此都是走在全队最后,这就间接导致我们速度最慢、氧气也消耗得最多。当我们登顶后往下撤的时候,惊险的一幕差点让我可能永远留在那里了。”泽勇说。
“8400米‘阳台’的位置,我在上山的时候提前把备用氧气留在了那里,但当我下山的时候,却发现氧气被人拿走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泽勇还在后怕。“这个海拔,没有氧气可以说基本就宣告死亡了。但就在这时,苏拉队长只说了一句话,来,我们轮着用我的。”
苏拉王平的决定无疑是大胆的,稍有不慎,两人都将处于无比危险的境地。但常年的配合让他们拥有异于常人的默契:泽勇先深吸20口氧气,便无氧快速往下撤,苏拉王平则在后面跟上。到下一个点,等候在这里休息的泽勇再猛吸几下,又往下冲……在漫长的一个小时里,两人终于平安下撤到海拔7900米的四号营地。
“无兄弟,不登山。苏拉作为大哥和队长,在任何时候都给了我们最踏实的依靠。”泽勇感叹道。
珠峰回来后,经历了近三年的后期制作,这部国内首部沉浸式攀登珠峰的纪录片电影,于2022年夏天在院线公映。“纪录片在国内仍属小众,但看过电影的专家、观众都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我很满足。”苏拉王平说,“我很骄傲我们留下了这么珍贵的影像资料。”
随着电影收获好评,以及多年来带领家乡兄弟们走出一条致富路,苏拉王平被越来越多人知道。近年来,他先后当选为黑水县政协委员、阿坝州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代表,“这些头衔和荣誉,让我感到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新任代表,推广四川山地户外旅游和冰雪运动发展是他努力的方向。“我们四川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雪山,光是阿坝州就有200多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如果冰雪运动发展起来了,靠山吃山的老百姓就不再仅仅靠放牦牛、下田种地生活了,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开民宿、卖特产、做向导,日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