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桅和阆中古城的门神画
门神配色
描画门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临近春节,古城阆中的门神画生意日渐红火起来,人们通过张贴门神画这一传统习俗,来增添节日气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寄托“新年吉庆、祛凶迎祥”的美好愿望。
阆中民俗 门神“画”在门板上
“近年来,由于门庭的改造,门神画大多销声匿迹。这项民间艺术连同旧的民间习俗正逐渐褪色淡出,只有在阆中古城区范围内,还能观赏到一些现存的门神画作品。”居住在阆中古城的张桅,是目前为数不多还在画门神的画师,他告诉记者,2022年11月,阆中门神画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让这项正逐步从日常生活中褪色淡出的古老的民间艺术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每逢春节前,预定和修复门神画的客户就特别多,目前,我还有10余对等待绘制。”张桅告诉记者,阆中民居上的门神大多为虬髯短须,须不过颈,项圈白亮,挺胸凸肚,神气十足。“我在修补门神画的过程中总结出了阆中门神画还有两大特点,一是在用色方面继承了敦煌壁画明快、浓重、热烈的色彩特点。另一个特点就是在形象上,不同于‘要想门神好,头大身子小’,阆中门神画讲究高大威风、顶天立地,门有多大,门神就画多大,有的甚至画出了门外。”
在绘画技法上,阆中门神画不同于浙江的漆画、陕西的板画,而是“胶画”。张桅介绍,过去的画师不仅要有绘画技艺,还要自己制作绘画材料。画师们用竹子做成画笔勾线,在纸上画好后,再拿到门上对应着图纸的线条打点,最后取下画纸,图的线条也印在门上了,再使用自己制作的矿物颜料,兑上适量的胶水上色,这就是“胶画”,能使门神画经久不变色。
非遗传承 春节之乡“门神”的演化
在阆中,和张桅一起致力于阆中门神画研究的还有阆中市师范学校退休老师舒宗勇和曾任阆中市美协主席的陈文大。舒宗勇和陈文大两人都已是耄耋之年,得知今年阆中门神画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消息后,三人商量着要为阆中门神画的传承尽一份力,准备出一本阆中门神画的书籍,目前正在收集整理资料。
“我正在尝试着根据当下的时代发展,创作一些新的门神形象。目前融合了敦煌壁画、唐卡艺术等绘画技艺及特点,根据一些主题创作了三对创意门神画。”张桅说,2022年11月在阆中市举行的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专门设置了阆中门神画展厅,展示了从过去到现在各个时期的80余幅门神画,吸引了很多游客的关注,可见门神画并没有过时,只要能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观的门神新形象,还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沧海桑田,作为春节之乡,阆中门神画技艺虽然在慢慢被人们淡忘,最初的作用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退化,但依然有一些像张桅一样的手艺人在坚守它,传承它,以他们的匠心留住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
记者:梁洪源
发布:安露
审核:李闻
监制:袁军
来源:南充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