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提振三农成色 助力强村富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6 19: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我县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做优现代特色农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以赴拼振兴,攻坚提振三农成色,打造强村富民新渠县。

640?wx_fmt=jpeg

在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宝城镇马鞍村、新民村等地,在每块田靠近产业道的一侧,都修建了沟渠,用来蓄水发展小龙虾、鱼、蛙、鸭、鹅等水产和家禽的立体生态产业,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拓宽乡村振兴新“稻”路。

640?wx_fmt=jpeg

藏粮于地,筑牢粮仓“耕”基。我县严格落实“田长制”,开展撂荒地长效治理,启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大会战”,建设中滩河流域巴渠粮仓核心区、巴渠流域粮经统筹发展区,建好73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万亩“农高芯谷”水稻育种基地,打造70万吨“巴渠粮仓”,确保实现17连增。同时,按照“宜机作业、旱涝保收”标准,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并按照每亩不低于3000元投资标准,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力争用5年的时间,将全县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推动“瘠地”变“沃土”、“粮田”变“良田”。

640?wx_fmt=jpeg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我县做优现代特色农业。构建以片区为单元特色发展振兴格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建全省“鱼米之乡”。在坡度25°以上区域因地制宜发展金银花、苎麻、黄花、蜂糖李等特色产业,丰富产业形态。

640?wx_fmt=jpeg

安北乡平桥村利用山坡上的撂荒地种植金银花1000多亩,金银花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当地群众增加了就业岗位,让他们不出远门就能赚到钱。而安北乡西垭村发展的600多亩苎麻产业,也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更多资讯,订阅爱上渠县公众号!
发表于 2023-9-26 20:0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6 20:0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6 20:1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6 20:1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6 20:3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6 21:0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6 21:1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6 23:2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7 06:0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赞赞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