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7例(河南60例,其中郑州市24例、许昌市21例、安阳市15例;天津21例,均在津南区;陕西15例,均在西安市;广东1例,在深圳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在天津津南区)。
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要求,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四川省疾控中心提示您: 重点关注天津市疫情。对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8日24时有天津市津南区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措施;对2022年1月1日至8日24时有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西青区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施严格居家或集中隔离措施;对自2022年1月9日0时以来有天津市津南区、南开区、东丽区、西青区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施严格集中隔离措施,对有天津市其他区县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施三天两检措施。
重点关注河南省安阳市疫情。对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1月9日24时有河南省安阳市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措施;对自2022年1月10日0时以来有河南省安阳市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施集中隔离措施。 高度关注河南省疫情,特别是郑州市疫情,对2021年12月27日以来有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旅居史,对2021年12月30日以来有河南省郑州市所有县(市、区)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直至离开郑州市满14天,隔离期间每3天完成1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第14天采用“双采双检”。 对2021年12月27日以来,有陕西省西安市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直至离开西安市满14天,隔离期间每3天完成1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第14天采用“双采双检”。 交通运输、民航、铁路等各部门(单位),对陕西省西安市、河南省郑州市来(返)川人员,要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和推送。
随时关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变化情况,近期重点关注天津市,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安阳市,陕西省西安市,广东省深圳市疫情,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如您近期有疫情地区旅居史,收到提醒短信或健康码变为“黄码”,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旅居史,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配合做好隔离管控措施。 公众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少触碰扶手等公共物品,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各类企事业单位做实做细日常防控措施,持续强化人员防控意识。落实测温、亮码、扫码等防控措施,加强电梯、中央空调等公共设施的清洁消毒,加强食堂、会议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清洁通风,持续排查往来人员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密接史。 做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医疗卫生机构、养老院、监管场所、儿童福利院、宗教场所、宾馆酒店、博物馆、歌舞游艺休闲娱乐场所、棋牌室(麻将馆)、旅游景区景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交通场站、商超、农贸市场等密闭空间或人员密集场所,应严格落实进入人员戴口罩、测温、亮码和扫码通行的“刚性要求”,严格落实日常清洁、通风和消毒等措施。景区景点实行预约、限流、错峰等措施,棋牌室(麻将馆)、文化娱乐场所应控制人员流量。 所有人员来(返)川后,尽快做一次核酸检测,并继续关注健康状况、健康码颜色、出行相关地区有无新发疫情。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咽痛等症状,请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如健康码出现红、黄码情况,或出行相关地区近期内有疫情发生,要立即向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并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建议公众不要急于和省外、境外来(返)川亲朋相聚。 有以下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旅居史,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时 间 | 地区/场所 | 自2021年12月27日以来 | 天津市* | 自2021年12月27日以来 | 河南省许昌市*、 郑州市*、洛阳市 | 自2021年12月27日以来 | 广东省深圳市* | 自2021年12月27日以来 | 陕西省西安市*、 咸阳市、延安市 | 自2021年12月28日以来 | 河南省安阳市*、周口市 | 自2021年12月27日以来 | 浙江省宁波市 | 自2021年12月29日以来 | 上海市杨浦区 | 自2021年12月31日以来 | 河南省商丘市 | 自2022年1月1日以来 | 浙江省金华市 | 自2022年1月3日以来 | 河南省信阳市 |
(红色带*为重点关注)
搭乘过以下交通工具的来(返)川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旅居史,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时 间 | 航班/车次 | 2021年12月31日 | K362次列车(郑州—商丘) | 2022年1月2日 | 商丘至夏邑县大巴车 (豫NE0382) |
公众关切:
疫情期间如何保障公众就医需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月6日上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时指出医疗机构的首要职责是提供医疗服务,因此防疫期间决不能以任何借口将患者一拒了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完善疫情条件下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进行分类救治,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论有没有核酸证明,在医护人员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都要第一时间收治;对透析患者、放化疗等肿瘤患者以及孕产妇、新生儿等急需就医的,要设置定点医院,保障连续的医疗服务;对慢性病人的用药问题,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药上门。每个区都要安排定点医院负责接诊,由社区安排专门的车辆,给予通行证,开通绿色通道,点对点接送病人到医院。有关医疗机构也要设置必要的急诊抢救、手术和病房缓冲区,先救人,排除新冠肺炎后再转入普通病房。针对120电话打不通的问题,要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工作力量,确保患者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