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装满1.4万亿斤“中国粮” 四川如何多作贡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0 16: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中国饭碗里装了更多中国粮。在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中,四川是如何增添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一起去看看。

记者 施源:春回大地,正是农忙的好时节。在过去,清明节前后才开始育秧犁田,而如今,在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的数智水稻育秧中心,育秧工作从3月上旬就开始了。  

育秧时间的提前,得益于数智化管理的高效应用。在这里,智能化温控系统为水稻种子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不仅有效缩短了育秧周期,秧苗的成活率和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眉山市彭山区数智水稻育秧中心技术负责人 罗凯:像以前,一盘传统的秧苗在外面催芽需要一个星期,现在在温室里面它只需要3到4天,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育秧效率。  

相比传统的育秧方式,数智化育秧中心还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不仅缓解了农忙时节的人力紧张问题,平均每亩还可以节约成本10%-15%。  

眉山市彭山区数智水稻育秧中心业主 王程淋:我们整个育秧面积大概今年在2万亩左右,我们不但提供了育秧服务,我们还提供了耕、种、防、收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  

在粮食生长的全周期里,科学的田间管理无疑是保障产量与质量的坚实“后盾”。在达州市开江县普安镇宝塔坝社区,农技专家们正带领村民有针对性地识别和防治小麦病虫害,并利用无人机等新设备、新技术加强后期田间管理。  

达州市开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 丁维祥:我们来这里,指导种植户补施叶面肥,重点抓好当前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治。  

与此同时,农技人员还通过对比试验地块察看、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比小麦等作物生长以及冻害、病虫害发生情况,总结种粮新做法,积累管理新经验。  

达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李小清:今年,我们将聘请省内六大作物首席专家坐阵指导,成立粮油作物重大品种推广技术服务团,实施“千名农技员蹲点包片行动”,开展全要素技术集成、全环节农技培训、全周期指导服务。

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创新启动“天府粮仓·百县千片”三年建设行动,在115个行动县高质量建成了1000个主要粮油作物千亩高产展示片、354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今年,我省将以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为中心,打造1000万亩特色专用粮优质原料生产基地、1000万亩“天府菜油”绿色原料基地,为稳定全国粮食产能目标做出积极的“四川贡献”。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