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黄氏吹糖人:五代赓续,从生计到传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7 20: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黄氏吹糖人”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惟妙惟俏。吹糖人以口吹手捏的方式,能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如龙、蛇、公鸡、狗、老鼠、猴子等,其中“二龙戏珠”“三龙夺宝”“糖哨子”“老鼠偷油”是其代表作。

黄祖全专心制作

2012年,“黄氏吹糖人”申报成为内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8年,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2年,“黄氏吹糖人”第五代传人黄祖全被评为该项目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本期“非遗里的‘生意经’”,记者走近黄祖全,探寻这一脉传承的手艺,如何在市场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

熬糖

“靠吹糖人赚钱很简单,就是沿街摆摊。”在内江城区,黄祖全摆摊卖了四十多年糖人,各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青葱岁月。时至今日,只要天气好,76岁的他仍会挑着工具,前往和平广场、万达金街、大洲广场摆摊。

捏形

两根竹竿、一条板凳、一块木头、一个钱箱,简单拼凑,便搭成了黄祖全的简易摊位。板凳之上,放置着炉灶、糖瓢、竹签,这些都是制作糖人的工具。“老鼠偷油”“马儿跨葫芦”“猴子打伞”……黄祖全制作的糖人以十二生肖为蓝本,衍生出诸多妙趣横生的动物形态,糖人品种多达数十种,价格从1元到30元不等。

摆摊时,黄祖全会主动让顾客亲身体验制作糖人的乐趣,“‘糖哨子’最简单,教他们捏就行,小孩子还可以体验‘吹气球’。”复杂一点的糖人,一时间难以学会,黄祖全就让客人吹,自己帮他们捏,由此,每次出摊,都能吸引一大批围观群众,营业额非常可观。

黄祖全介绍吹糖人技艺

申报非遗后,黄祖全常常受邀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进景区吹糖人,各大房地产开发商也会请其展演。2014年,“黄氏吹糖人”代表内江参加“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黄祖全一气呵成的吹糖人表演,充分展现了内江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记者体验吹糖人

“您的退休工资稳定,儿子又在成都经营律师事务所,为啥不安心在家享清福?”面对记者的提问,黄祖全摆摆手,“年轻时,我的确是想靠这门手艺养活家人,但现在坚持出摊、展演,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项绝活。”令黄祖全欣慰的是,每次外出,都有很多人对吹糖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他的后代,也有意成为他的“接班人”。

“我孙女黄永缘在澳大利亚留学时,放假回家都会跟着我学习吹糖人。”捏着自己最得意的作品“龙缠柱”,黄祖全欣慰地说道,“她悟性很高,没学多久就能吹出多样惟妙惟肖的趣味糖人。每回返校,她都把吹糖人展示给国外的同学们看,真正让‘黄氏吹糖人’走出国门!”

“龙缠柱”

“今后,只要我还有力气,就会继续出摊展演、传授后辈,不让这门从爷爷辈传下来的手艺,在我手里失传。”话音刚落,“龙缠柱”制成,只见一条红色的“龙”攀爬在竹签上,龙口大张,似有火焰要喷射而出,既霸气,又威武……

记者手记:

从最初为了生计摆摊,到如今为传承坚守,黄祖全的心境已然升华。他深知,吹糖人不仅是一门可变现的手艺,更是内江传统文化的象征。于家庭而言,黄祖全最大的成功,是靠手艺养活了家人;于社会而言,他最大的成就,是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手艺的延续,非遗的传承,便是独属于黄祖全自己的“生意经”。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5-3-17 20:5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非遗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7 22:5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1:5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