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头顶上的小生意 50万斤麦秆儿变废为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5 11: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640?wx_fmt=png&from=appmsg

麦秆是草编工艺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原材料。龙凤镇做足头顶上的“小生意”,每年将50多万斤麦秆,编织成80多万顶草帽,销往国内外。

不出门、不出院、做草编、把钱赚。在龙凤镇龙凤社区,许多村民围坐在一起,利用空闲时间,有说有笑地编织制作草帽用的草编子。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在龙凤镇,草编已成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每年小麦收获后,村民们将小麦秸秆筛选后,做成草帽、扇子、提篮等。这些看似没用的秸秆,在当地村民手里“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现在,镇上的草帽加工厂已发展到20多家,他们将村民编织的草编子收集起来,加工成各种款式的草帽,销往全国各地。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龙凤镇草编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余传明:现在,我们做草帽都是机器制作,一个工人每天能做300到400顶。我这个小作坊一年能够生产20到30万顶左右(草帽)。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不点火、不冒烟,看看电视做草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龙凤镇今年种植小麦3000余亩,按照“支部+协会+编织户”的模式,发展草帽加工企业和草编专业户300余户。现在,“龙凤草编”已申报为达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力跨境电商,龙凤草帽走进了国外市场。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4-6-5 11:4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已经很厉害了,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