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渠县始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推进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聚焦中心大局引才育才,用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赋能“种芯片”新质生产力,有效破除传统农业发展弊端,强势推动“传统农业大县”向“综合种业强县”蝶变。
针对渠县粮食播面全省第4产量高价值低等现状,结合独特浅丘地貌,“宕渠智库”11名涉农专家深入调研、建言献策,由口粮供应向种业芯片加速发展。制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宕渠人才计划”加快推进渠县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水稻育种攻关”英雄榜,依托帮豪种业,有效借助渠县驻福建人才工作站,创新“院士团队+政府+企业+乡土人才”合作模式,政企联合投入研发资金300万,引进谢华安院士团队攻关水稻育种,成功签订《渠县水稻育种攻关备忘录》,切实达到引进一个院士、配强一个团队、推动地方发展的耦合效果,着力形成院士领衔、政府保障、团队攻关、企业配套、群众受益的全新格局。
提供精细化服务,建成院士科创中心、院士专家小院,按照“拎包入驻”标准配齐配全物资设施,让院士团队住得安心工作顺心。借力全市国家级创新平台、合作高校,引进帮豪农业、中化农业等龙头企业36家,布局田博士实验基地3个,建设MAP智慧农业中心,水稻全程机械化比例达92%。创新建立“田长制”管理模式,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建设高标准农田64万亩,建成万亩“农高芯谷”水稻育种基地。实施“归雁兴渠”人才回引工程,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组织驻村农技员到制种基地参观培训,优选有致富本领的“领头雁”66名,培育储备乡村“CEO”、职业农民等新农人1593名。
打响“种业”品牌,推动人才、科技、资金、项目向种业集聚,探索“政府出题、院士出智、成果共享”的全新合作机制,搭建育种平台,打造再生稻、功能稻核心试验区700亩,成功研发大豆玉米良种在渠推广种植20000亩,加快建设玉米、水稻、大豆综合性制种大县,预计年产种子3100万斤、收益5.8亿元。大力实施规模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机制,整合县乡农技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资源,组团指导服务全县36家龙头企业、69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037个家庭农场,预计蓄留再生稻、功能稻40万亩,实现产值4.1亿元。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种业”优势,抢滩落地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盘活用好企业管理经营型人才,纵深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线加快发展,构建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条,计划到2027年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打造成渝地区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来 源:渠县先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