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融媒联合体·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我参加了18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都大运会是我任期内最后一届。这个城市于我而言,更有特殊的情感。”8月5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秘书长艾瑞克·森超接受媒体记者专访。一问一答间,他分享着成都让他感动和惊讶的细节,也寄语世界青年运动员,比运动竞赛更宝贵的,是面对面的真诚交流。
艾瑞克·森超
成都情缘
“相信中国人民将为大运会的遗产感到自豪”
艾瑞克·森超不止一次来过中国,此前去过北京、深圳多次,与成都开始结缘后,他惊讶于这个中国西部大都市的变化速度。
“2018年,我接到一通电话,说大运会(2021)定在成都了。2019年,我开启了成都之旅。”初到成都,大运会尚在筹备之期,不少场馆正在修建中。“有的场馆是新建的,有的场馆是升级,一个城市为了一个赛会,非常努力地在准备。”让艾瑞克·森超欣喜的是,成都的赛会人口非常理想,民众对体育的热爱将助推赛事氛围和影响。
成都首旅,艾瑞克·森超受邀在一只白色的大熊猫雕塑上签上名字。2023年,森超与这只大熊猫重逢。在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内,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开工奠基标志展品“签名熊猫雕塑”立于其中。这一天,森超还主动捐赠了一批自己珍藏多年的珍贵藏品。“难得你们收集了这么多展品,事实上,你们收集的一些照片,甚至连我们国际大体联都没有。对我来说,看到这些真的让我深受触动,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等我下次来成都时,我会带更多历届大运会的资料和纪念品。” 森超认为,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完整记录了世界大运会的历史,全面诠释了世界大运会的精神,是成都大运会奉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也是留给这座城市的重要遗产。
此前国际大体联与成都的沟通,多以线上为主。2023年“春团会”,当森超再度到访成都,他惊讶地发现,成都的人口从此前的1600万上升到了2100万人。“是什么秘密,让这么多人愿意到成都?”他忍不住提问成都市长王凤朝。“开放包容的人才吸引政策、绿色生态的公园城市,成都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城市。”这是市长王凤朝的回答,在走访中,森超又以自己的观察印证了这个答案。他欣喜地看到,相比2019年,成都大运会场馆得到了“整体提升”,城市的舒适度也更明显了。
他相信成都大运会将让每一位市民都受益。大运会给一座城市带来丰厚的遗产,比赛场馆不仅是供赛事的相关人员使用,也能让全体市民共享。
青春主场
青年大学生在成都收获受益一生的体验
“在大体联工作近35年,您认为大运会为青年传递了哪些理念?”专访时,记者向森超提出问题。
森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先表达了一些遗憾。他提到,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原定在瑞士卢塞恩举行的2021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被取消,世界大学生运动员已经很久没有参加国际大赛了。
“二十一二岁是世界大运会参赛选手最集中的年龄。这个年龄正是青少年运动员向顶级运动员过渡的阶段,也是年轻人三观形成的重要时刻。”森超表示,成都大运会虽然两度推迟,但国际大体联拓宽了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参赛年龄由原先的“18-25周岁”调整为“18-27周岁”,原先“仅限在校和毕业不超过1年的大学生参加”调整为“允许在校和2020、2021、2022三年内毕业的大学生参加”。 “希望能帮助真正有潜力的运动员成长,更借助赛事平台,让参与其中的大学生运动员相互影响、了解世界、开拓视野,形成终身受益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森超表示。
“如果运动员来成都,只是为了竞赛成绩,那就失去了大运会90%的意义。大运会的可贵之处,在于青年人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这是核心价值。”森超认为,青年人是这个世界的未来,有一天他们离开赛场,走向社会,可能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但是成都大运会的收获,将是激励他们一生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