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全球50强,四川这个隧道为何入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3 18: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近日

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

发布了“过去50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50个隧道工程”

中国共有9项工程入选 

其中就包括

位于四川凉山喜德县境内的

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

也是四川唯一入选的工程

图片

△图据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这个隧道有何厉害之处?

它承载了一段怎样的历史记忆?

了解它

要先穿越回半个世纪前????

打破“筑路禁区”断言

助力成昆铁路驶出一条奇迹之路

从成都出发一路向南,一条千余公里的钢铁长龙盘卧在祖国西南的山川之间,这就成昆铁路。它行经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和美国阿波罗登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并称20世纪三大奇迹

图片

▲成昆铁路。图据中国新闻网

作为成昆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沙马拉达(原沙木拉达)隧道,则是这一“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的建成是成昆铁路全线贯通的关键。

图片

▲火车穿过沙马拉达隧道

沙马拉达隧道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沙马拉达”在彝语中的意思是“开满杜鹃花的山谷”。沙马拉达隧道是成昆铁路第一长隧,全长6379.12米,也是成昆铁路最高点,被称为“成昆之巅”。

沙马拉达隧道穿越高山峡谷,隧道所处区域海拔2200多米,最大埋深600米,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暗河、断层、泥石流随处可见。被地质学家称为“死亡禁区”“地质博物馆”

图片

▲成昆铁路沙马拉达建设历史照片

1959年3月,沙马拉达隧道开工,靠大锤、钢钎一点点凿孔爆破,往往一天只能前进半米。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沙马拉达隧道主体工程仅花了两年时间就修建完工。1966年11月沙马拉达隧道成功贯通,助力成昆铁路成功通车,曾经的“修路禁区”被打破

图片

▲成昆铁路全线通车后,列车首次通过沙木拉打隧道

半个世纪前,在沙马拉达的山谷中,老一辈中国中铁隧道建设者不畏恶劣气候和艰苦条件,风枪钻爆、肩挑背扛,创造了世界隧道建造史上的奇迹。沙马拉达隧道的建设也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给世界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一条隧道贯通山河

结束西南2000万人行路难的历史

一条条隧道贯通,打通了川滇大通道,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成昆精神”,也结束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2000万人行路难的历史

图片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竣工通车

攀枝花,“一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成昆线与攀钢并蒂而生,成昆铁路通车当天,攀钢炼出第一炉铁水。经由成昆线源源不断运出的攀钢,造就了攀枝花神话。航天重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需的原料、装备等也均依靠成昆铁路运输

运营半个世纪,成昆铁路以“一线之力”为祖国国防、西南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一列列火车镌刻着时光的印记,带来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也见证着幸福的发芽

图片

▲乡亲们在“慢火车”上欢声交谈。图据中国铁路

在成昆铁路上,普雄开往攀枝花南的5633/5634次扶贫“慢火车”已运营了半个世纪,也是目前四川境内最后的慢火车之一。全程运行376千米,沿途停靠27个站,车票最低2元,票价几十年不变。

图片

▲孩子们在“慢火车”上学习。图据中国铁路

图片

▲乡亲们在“慢火车”上售卖山货。沈伯韩摄

列车穿梭于群山峻岭之间,孩子们坐车“去上学”,大人们坐车“去赶集”,年轻人坐车走出大山“去逐梦”,成昆线上的列车已融入人们的生活日常,成为山区群众出入大山的重要交通工具

天堑变成了通途

两代人延续“老成昆”精神

一条隧道见证了一个世纪“奇迹”,还有更多故事在“成昆线”的时代更迭中续写。

图片

▲新成昆铁路沿线风光。图据人民铁道

在国家统一规划部署下,新建成昆铁路于2007年正式开工。就在距离沙马拉达隧道不远处,是新成昆铁路的第一长隧——小相岭隧道,约30km的距离,与沙马拉达隧道遥相呼应。它是打通新成昆铁路的“咽喉”,也是最难啃的骨头,被誉为“新时代的沙马拉达”

图片

▲小相岭隧道。图据中国铁路

据悉,在中铁隧道局线施工人员中,有20多人是当年沙马拉达隧道建设者的后代。半个世纪前,他们的父辈参与了沙马拉达隧道建设,把天堑变成了通途。半个世纪后,他们接过旗帜,将“老成昆”精神在这片土地延续

2022年6月,经历了6年的施工建设,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胜利贯通。2022年底,全长915公里的新成昆铁路实现全线通车运营。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缩短至3小时、5小时、7.5小时。

图片

▲飞驰的新成昆。图据人民铁道

如今,“新成昆”已经成为更多山区群众出行、旅客出游的新选择,曾经闭塞的大凉山,也正向世界展现更多魅力。

图片

▲新成昆铁路沿线风光。图据人民铁道

一条隧道,半个世纪

“沙马拉达”穿越天堑贯通山河

带来新的希冀

 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精神

来源:四川发布客户端综合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