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若叶圣陶来逛世园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2 16: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灵感地图 | 跟着名人游四川

大美四川,人文荟萃。从古至今,无数名人大家通过诗歌、散文、小说、绘画等形式,描绘他们眼中的巴山蜀水自然地理与人文风貌。天府新视界“灵感地图”策划,聚焦名人大家笔下的巴山蜀水,持续推出一系列反映巴蜀人文风物的图文内容,持续面向全国进行征稿。


游人如织的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让人看到了天府之国的花木繁盛,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媒体的报道,文化人的书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当代生活的丰富多彩。如何更好地记录这一盛会?如何让成都乃至四川的美不仅仅停留在“惊鸿一瞥”,还能被永久地流传下去?回过头来看一看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给四川的文字,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路。

80多年前,叶圣陶带着一家老小离开故乡苏州入川,在蜀地一住就是8年。不寻常的缘分,是叶圣陶心中深深的羁绊,4次回川故地重游,更发出“第二故乡”的感慨。他以书信、日记、诗歌等多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入川记”,让故土的风俗得以保留下来。


乐山,更长的历史是被称为“嘉州”,这是一座小城,有文化内涵,也是宜居小城。抗战时,武汉大学迁入乐山,马一浮办复性书院。乐山这座小城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街头也充满了南腔北调。乐山生活渐渐被“发现”。刚到乐山,叶圣陶就有这样的观察,“街道亦柏油路,有街树,不甚修剪。无上坡下坡之麻烦。无汽车奔驰,仅有少数人力车往来,闲步甚安静。”“渡江访凌云寺,观大佛,登东坡楼。山深秀,多树木。大佛雕刻殊平常,而其大实可惊,以弟目测,其耳朵等于二人之身高。”

在嘉州生活期间,叶圣陶也访名胜,首推乌尤,次为凌云,“乌尤土名乌牛,象形也,黄山谷嫌其不雅,改为乌尤。”“兀立大渡河与岷江交会处,四面环水,秋冬水落,则有一滩与凌云相连,可由此而之彼。全山蒙密树,尤多楠木,大者有五六围。从树隙外窥,则江水安澜,峨眉隐约云表。”

江畔也是可流连之地。叶圣陶“过江闲行,负暄迎爽,山翠四围,倦则披草而行,兴尽则觅渡而归”,又“或往江边拾石子,此间石子至可爱,胜于前往子陵钓鱼台时的江中所见者。凡色泽、纹理、形状有可取者则捡之,归来再为淘汰。如是者再,可得若干佳品。蓄于盆中,映日光视之,灿烂娱心”。这石子,倒是让乐山生活多了趣味。

乐山三江汇流处 图据乐山市委宣传部

饮食生活,叶圣陶也特别留意当地的物产,茶是峨眉山万年寺自制新茶,清酽芳烈,胜于上好龙井,西行以来,仅尝此味。“我们平常喝云南沱茶,浓而已,全无清趣。”他感叹“蜀中鱼少,惟此间鱼多”。小白鱼的价格比重庆的还“相因”。小吃当中的饼饵糖食制作甚精,“云乐山类苏州,殆以此故。”

乐山的安定生活,让叶圣陶渐成“川人”。


成都是一座花城,生态亦好1941年2月,叶家已转入成都,在叶圣陶的日记里,记录了这段时间的生活:“少城一带的树木真繁茂,说得过分些,几乎是房子藏在树丛里,不是树木栽在各家的院子里。山茶、玉兰、碧桃、海棠,各种花显出各种光彩,成片深绿和浅绿的树叶子组合成锦绣。少陵诗道:‘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少陵当时所见与现在差不多吧。”

成都街上的行道树为泡桐树,也许是因街道太窄,树干太贴近房屋,修剪起来常常要顾及屋面,便不顾到损伤树的姿致,以致所有的泡桐树大多很难看。金河御河两岸的柳树,修剪时把枝条锯掉,只剩下一个光光的拳头。总之,叶圣陶觉得很美的树,因缺乏画家的眼光,让这些树木缺乏美感。

成都市人民公园 图据 “成都市人民公园1911”微信公众号


少城公园是成都最早的公园,叶圣陶也常到这里吃茶、会友,比如朱自清就多次与他在绿荫茶社见面,谈诗、喝酒,很是快活。这是抗战时的短暂时光。多年以后,叶圣陶依然有这样的美好记忆:“成都忆,常涉少城园。川路碑怀新史始,海棠花发彩云般,茶座客声喧。”

在叶圣陶眼里,成都俨然是第二故乡。1961年,他重游成都,“慈竹垂梢见异裁,护溪桤木两行栽。成都郊景常萦想,第二故乡今再来。”从前,扬一益二,现在,叶圣陶对苏州与成都都有了故乡的情感。


成都的郊县在抗战时是怎样的状况?翻阅当时文人留下的笔记,并不多见。好在叶圣陶因“视学”的机缘,到过崇宁、彭县、灌县、郫县等地,虽然这不是旅行,却也可从中看到郊县的风光。

崇宁县城位于今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华阳县的几所学校躲避空袭疏散至此,北门外城隍庙为华阳中学所在地,这个庙很大,所用木材皆楠木,有公园可吃茶,另有北极桥,“桥甚长,上有屋面,桥下水流冲激有声,洪水之际,其势更大”。这两个地方今天都不存在了。

崇宁公园 摄影/杜沣韬

从崇宁到彭县,有“君平公园”,想来是严君平的遗迹了。沿途多竹树,也可见几户人家,实则为川西竹林盘。对彭县,叶圣陶有记:“北街大多店铺,规模胜于乐山,有电灯,亦较乐山之电灯明亮。”彭县有公园,园内有假山池亭,颇不错。普照寺,柏树茂密成林,房屋颇整洁,有花木,实为难得之居所。在叶圣陶看来,彭县虽为小城,也有独特之处。

灌县给叶圣陶的印象不佳,虽系富庶之县,“街市之整洁,店铺之设备,皆不及彭县”。但灌县物产值得一记,伏龙观萝卜极有名,从前为贡品,“确鲜美”,地瓜鲜嫩异常,“非乐山可比”。在灌县期间,叶圣陶也逛离堆公园、二王庙等处,这才对灌县的印象有好转。

在郫县,叶圣陶仅去看了何武墓,“墓甚大,楠木参天,殊感阴森”。其他的名胜都没有去看,他给出的理由是“余不喜观古迹”。所以,只待一天,叶圣陶就匆匆离开了。

抗战时局恶化,向内地迁徙成为常态。这种悲壮之举,也使得许多文化人踏上了迁徙之旅。这种不幸,却给内陆城市带来了亮色。人们将目光投入更宽泛的内陆生活。像叶圣陶这样来到四川的文化人不少。他们以书信、日记、诗歌等多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入川记”,这也让人看到下江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与川人迥异的。



撰文/朱晓剑
供稿/成都市文联
编辑/刘鹃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4-5-13 17:0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