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丨怎样把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结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5 13: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出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实施方案及政策措施……建设概念验证平台,组建省级中试平台公司,布局一批中试熟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推进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高质量运行,提升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辐射能力。——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部署了包括“建设概念验证平台”“组建省级中试平台公司”等一系列硬举措,引起代表委员高度关注。

围绕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结果”,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畅通渠道

让研发方和需求方实现有效沟通

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技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的跨越。无论是大国重器还是一颗药丸,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过程都是漫长艰辛的。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信息不对称”一词,认为这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首要因素。

“主要表现在研发方和需求方信息不对称,项目立项缺乏市场需求方的参与,导致研发的市场定位不准,或者研发方与需求方无对接。这些都会带来成果转化难。”省政协委员,民盟成都市委会副主委、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国锦琳谈道。

省政协委员,省商会副会长、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有治也深有感触。在他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研发方和需求方之间的有效沟通非常关键,“我们公司有200多人的研发团队,客户往往只知道有个问题需要解决,但怎么解决,需要我们给他想办法。想要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就得和客户反复沟通交流。”

如何促进研发方和需求方的有效沟通?省人大代表、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委员徐亚楠认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当好资源协调对接的“桥梁”,同时构建更加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法治保障机制,协助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实现资源高效链接、成果高质量转化。

国锦琳建议,高校、科研院所与相关政府部门设置联动机制,在固定平台发布成果榜单,征集需求方。同时征集企业需求在平台发布,由高校、科研院所来揭榜,推动供给方和需求方联动研发转化。

完善机制

协调解决资金政策落实问题

“今年的报告,将科技创新提升到了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足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时,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省人大代表、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兆备受鼓舞。

说起科创研发,丁兆很有感触。2010年,他返回家乡内江,创办了汇宇制药。公司创立之初就坚持以研发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在连续亏损9年后,最终迎来了高速增长,并于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

同样,在高校、科研机构,做出一项科技成果,投入往往不是小数字。“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研发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亟待风险投资和企业的投入。”国锦琳说。

今年,丁兆带来了一份建议。他建议政府适当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引导和扶持,带动社会资源向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聚集,“比如资金、揭榜项目、平台建设方面,能够更多地向科创企业倾斜。”

此外,在完善机制方面,省政协委员、川开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认为,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应在科技行政部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一门式”服务窗,指定专门机构承担具体的协调服务工作,协调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策落实问题。(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


编辑:何勇

校对:徐海鹏 刘宇男

责编:刘莉 赖永强

审核:钟岚

来源:川观新闻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